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汉武帝

标题包含
咏汉武帝
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好仙复宠战,莫救茂陵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汉朝在中期兴盛繁荣,连续六代都有杰出的领导者。那时养马多达三十万匹,国家的荣光何其壮观!从东方前往琅琊郡,向北方登上单于台。热衷于神仙之事的同时又积极征战,可惜无法拯救陷入困境的茂陵地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汉家:汉朝。这里指西汉。 2. 中叶:中期,这里是指汉朝的鼎盛时期。 3. 六世: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五位皇帝,此处“六世”指的是从刘邦到刘彻共六位皇帝。 4. 雄才:指汉武帝刘彻具有宏大的政治抱负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5. 厩马:养在马厩里的马匹。这里指汉朝军队的强大实力。 6. 三十万:形容数量众多。并非确数,意在强调军力强大。 7. 国容:国家的气象、风貌。 8. 琅琊郡:位于今山东省东南沿海一带,是古代中国的著名文化地区。 9. 单于台:古代匈奴首领单于的居所,此处借指北方边疆地区。 10. 好仙:指汉武帝热衷于长生不老的求仙活动。 11. 宠战:指汉武帝对内宠信儒士公孙弘等议政,对外积极发动战争扩张领土。 12. 茂陵隈: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隈,角落。这里指茂陵所在的角落,寓意汉武帝虽然富有四海,但也无法挽救生命的消逝。
去完善
赏析
《咏汉武帝》是唐代诗人王无竞以汉武帝刘彻为主题创作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汉武帝在位期间的壮举与性格特质的描绘,展现了汉朝盛世的景象,同时也揭示了汉武帝的复杂面貌。 首先,诗人用“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来赞扬汉朝的中兴之治和汉武帝卓越的领导能力。汉武帝作为第六代皇帝,继承了大汉江山,通过自身的才智和努力,使得汉朝进入了鼎盛时期。这里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审视汉武帝的历史地位,表达出对其治理国家的赞美之情。 接着,诗人描述了汉武帝在军事上的辉煌成就:“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汉武帝在位期间,大力发展骑兵,培育了大量的战马,为军队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这使国家展现出雄壮的气概,彰显了汉武帝的宏图霸业。 然而,在豪情壮志的背后,汉武帝也有着矛盾的性格特点。诗人写道:“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好仙复宠战,莫救茂陵隈。” 一方面,汉武帝崇尚神仙道教,渴望长生不老;另一方面,他热爱征战四方,保卫疆土。这种矛盾使得他的灵魂无法得到救赎,最终只能在茂陵的角落里哀叹生命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塑造了一个立体、丰满的汉武帝形象。作者在赞赏汉武帝丰功伟业的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纠结,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汉武帝》是唐代诗人王无竞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在唐朝时期,国家强盛,文化繁荣,人们对历史和英雄有着浓厚的兴趣。王无竞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汉武帝的赞美,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历史责任感。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都喜欢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因此这首诗的创作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王无竞生活在唐玄宗李隆基时代,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在这个看似美好的时代,王无竞却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被迫离开官场。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得他在创作这首诗时,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王无竞所处的时代,唐朝社会正处于由盛转衰的阶段。尽管表面上国泰民安,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种种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心态,使他们对社会现状产生忧虑,从而在诗歌中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