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戴石屏
又是六年别,浑无一字书。
性宽难得老,交久只如初。
白发添诗集,黄金散酒垆。
行程遍江海,何处是吾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转眼已分别六年,却一封书信也无。
我性格宽厚,难以显老态;与朋友相交时间越长,情谊反而如初恋一般浓烈。
白发渐渐增多,我的诗稿也越积越多;金钱随意花费在酒家和诗友身上。
我走遍了五湖四海,但哪里才是我的归宿呢?
去完善
释义
《赠戴石屏》宋自逊
1. 又是:表示时间已过去一段时间。
2. 六年别:与戴石屏已有六年的离别。
3. 浑无:完全没有。
4. 一字书:一封信。
5. 性宽:性情宽容。
6. 难得老:不容易变老。
7. 交久:长期交往。
8. 如初:像当初一样。
9. 白发:指年纪大。
10. 添:增加。
11. 诗集:诗的集子。
12. 黄金散酒垆:用黄金资助酒家。
13. 江海:江河湖海,这里指游历的地方。
14. 吾庐:我的家,此处有漂泊不定之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以“又是六年别”开篇,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六年的时间,凸显了友谊的珍贵和长久。紧接着用“浑无一字书”来写友人的淡然与世无争的态度,表现出其性格豁达,不争名利的生活哲学。颔联则通过对比关系,表达出两人的友情如金子般坚固,无论时间如何流转,情谊依然如故。
诗人在颈联写道:“白发添诗集,黄金散酒垆。”表达诗人虽已满头白发,却仍然执着于诗词创作;而友人虽拥有财富,但却不懈追求自己的生活态度,这种不羁世俗的精神更显得难能可贵。最后一联借用古人寻找精神家园的话题,提出在遍历江海的旅程中,哪里才是诗人的精神归宿呢?以此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心灵寄托的追问和探寻。
综上所述,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们共同追求的人生态度,以朴实无华的文字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人生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戴石屏》是南宋诗人宋自逊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189年左右,当时南宋与金朝的局势紧张,战乱频发,民生疾苦。
宋自逊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年轻时曾担任官员,但因厌恶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一生热爱山水,喜欢与文人墨客交游,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在他的诗歌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在这首《赠戴石屏》中,宋自逊以戴石屏这一人物形象为载体,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诗中的“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等诗句,充分展示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