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弟舍人入蜀
嘉陵江畔饯行车,离袂难分十里余。慷慨莫夸心似铁,
立马举鞭无限意,会稀别远拟何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嘉陵江边送行,离别时挥手告别,分离了十多里路仍依依不舍。虽然豪爽但内心并不坚强,看着对方骑马离去,心中感慨万分。接下来的日子和距离会逐渐使彼此疏远,这种情况该如何面对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嘉陵江:嘉陵江古名沔水,又名内水,长江上游支流,发源于秦岭东段南麓的陕西省凤县。
2. 离袂:离别时分开衣袖,表示依依惜别之情。
3. 十里:指距离并不远的送别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路程。
4. 慷慨:感慨激昂的样子。
5. 心似铁:形容坚定的心志。
6. 立马:让马站立不动,指在原地等待或守望。
7. 举鞭:挥动马鞭,暗示即将启程。
8. 会稀别远:相会稀少且离别遥远。
去完善
赏析
《送从弟舍人入蜀》刘兼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嘉陵江畔为即将离别的兄弟送行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心情和景象。诗中的“慷慨莫夸心似铁”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鼓励与期望,希望他在离别之后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坚定信念。而“立马举鞭无限意,会稀别远拟何如”则传达了诗人对于此次分别的不舍和担忧,表达了对兄弟的关心和祝福。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令人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从弟舍人入蜀》是唐代诗人刘兼的作品,创作于中唐时期。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平定后不久,国家仍在逐步恢复元气。刘兼生平坎坷,曾多次担任地方官吏,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了解。
在这首诗中,刘兼以送别从弟为契机,描绘了蜀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同时透露出对战乱结束后百姓生活的忧虑。他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够在这次旅途中,领略到巴蜀的壮美风光,并将这些美好的景色带回到故乡,安慰那些因战乱而离散的家人和朋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