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宴河亭
柳摆轻丝拂嫩黄,槛前流水满池塘。
一筵金翠临芳岸,四面烟花出粉墙。
舞袖逐风翻绣浪,歌尘随燕下雕梁。
蛮笺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轻柔的枝条轻轻摆动,抚过嫩黄色的花朵,门前的池塘里倒映着流水。池塘边金色的翠鸟在花丛中低飞,四周的烟火在粉墙上若隐若现。随风起舞的衣袖如同翻动的绣花波浪,歌声随着燕子穿越雕花的廊柱。别去凝神沉思了,放下心中的忧虑,一起沉浸在春天的美好吧!
去完善
释义
1. 柳摆轻丝拂嫩黄:柳摆,指柳树摆动;轻丝,轻柔的柳枝;拂,轻轻擦过;嫩黄,指新生的嫩叶呈黄色。
2. 金翠:金银、翡翠等珍贵饰物;雕梁:用彩画装饰的房屋栋梁。
3. 蛮笺象管:唐代时的名纸,原产广东、广西等地。
去完善
赏析
《春宴河亭》是一首描绘春天宴会场景的古诗。诗人刘兼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宴会上人们的欢愉气氛。
诗歌的首联“柳摆轻丝拂嫩黄,槛前流水满池塘”,描述了春天的柳树轻轻摆动,嫩黄色的柳条在水面上拂过,水边的栏杆映衬着池塘里的流水。这样的景象为整个宴会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颔联“一筵金翠临芳岸,四面烟花出粉墙”,描绘了宴会现场的情景。金色的蜡烛照亮了整个宴席,使得宴会在繁花似锦的春天显得更加璀璨夺目。而四面的烟花则在粉墙上留下美丽的倒影,使得宴会的环境更加迷人。
颈联“舞袖逐风翻绣浪,歌尘随燕下雕梁”,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歌舞表演。舞者们的舞袖随风翻飞,如同波浪般起伏;歌声则随着燕子飞舞而下,充满了活力与激情。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示了宴会的热闹场面。
尾联“蛮笺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乡”,表达了诗人对于尽情享受春天和宴会的心情。诗人建议人们不要过于沉思,应该尽情地放飞自己的心情,陶醉在春天的美好与欢乐之中。这首诗以生动、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宴图,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宴河亭》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人们在河边欢宴的情景。诗人刘兼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这个季节里尽享欢乐的氛围。刘兼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当时的刘兼正值壮年,对生活和自然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将之融入到诗歌中,以此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刘兼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了晚期的衰落阶段,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生疾苦越来越严重。然而,刘兼并未被这些现实问题所困扰,而是选择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此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使得刘兼的诗作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