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王秘监夫人挽词

标题包含
王秘监夫人挽词
五桂堂深处,霜萱竟不春。 独从前崦路,重见道山人。 检点哀词众,推寻碑事真。 应言嫁时物,纵在亦为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桂堂深处,萱草花在霜冻中也不失去春天的气息。 独自沿着前崦的道路,再次见到那位隐士道人。 整理着众人悲伤的言辞,探寻着墓碑上的事情是否真实。 应该说出嫁时的物品,即使还在也会被尘土覆盖。
去完善
释义
1. 五桂堂:泛指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2. 霜萱:这里指秋天的萱草花。 3. 前崦路:这里可能指的是前往前崦山的路,前崦山位于浙江淳安境内。 4. 道山人:这里可能指的是道士或者隐士,也可能是指在深山修行的道家之人。 5. 检点:检查,清点。 6. 哀词:哀悼死者的词章。 7. 碑事:墓碑上的事情,这里可能指的是夫人的生平事迹。 8. 应言:应该说是。 9. 嫁时物:这里可能指的是女子出嫁时的嫁妆或陪嫁物品。 10. 纵在:纵然存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诗,用以表达对逝去者的哀悼与怀念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五桂堂”、“霜萱”等,来表达逝者生前的品质和对她的哀思。诗人以“五桂堂深处,霜萱竟不春”开篇,通过描绘一种肃杀的冬日景象,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独从前崦路,重见道山人”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即人的生命犹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接下来,诗人用“检点哀词众,推寻碑事真”两句,表现了对逝去者一生事迹的怀念与反思,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逝去者的尊重和怀念。最后,诗人以“应言嫁时物,纵在亦为尘”作结,表达了生命无常、一切皆为虚妄的思想,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为深沉和震撼人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秘监夫人挽词》是南宋诗人戴栩的一首悼念亡妻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在这一年里,戴栩的妻子不幸去世,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失去挚爱的悲痛和对生活的无奈,促使他用文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这个时期,南宋政治腐化、社会动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民生活困苦。诗人身处其中,深感时局的不堪。而自己的境遇也颇为波折,作为一个文人,他在官场并不得意,一直未获重用。这使他更加珍视与妻子的感情,她的离世让他痛彻心扉。 在诗人的笔下,妻子被描绘成一个贤良淑德的女性。她对丈夫的感情深沉执着,对家庭的付出无怨无悔。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伴侣,让诗人感慨万千。这首悼亡诗表达了他对已故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悲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