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直院挽词
五十一回春梦中,兄悲子哭愬东风。
别司制敕归天上,不共尘凡住域中。
幌拂幽弦琴自语,奁遗残粒药无功。
松飔九里凄歌薤,依旧西湖不负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第五十一回的春天梦境里,哥哥悲伤地哭泣着,对着春风倾诉。别离的主管带着命令回到天上,不再在尘世间逗留。床帐轻轻摆动,就像幽幽的古琴声在独自低语,而残留的药丸却失去了效果。松涛伴随着九里的风声一起发出悲伤的歌声,但仍旧不能让西湖辜负您的一片苦心。
去完善
释义
1. 卢直院:指卢直院,本诗具体指谁待考。
2. 五十一回春梦中:这里的“五十一回”可能是指卢直院的年龄或者任职年限。
3. 兄悲子哭愬东风:“兄悲子哭”指的是卢直院的亲人悲痛欲绝,而“愬东风”可能是借喻东风传递悲伤的情感。
4. 别司制敕归天上:这句可能是在说卢直院去世后如同离开了尘世,去了天堂。
5. 不共尘凡住域中:这句是在描绘卢直院的离世,似乎在说他的灵魂已不再受地域的束缚。
6. 幌拂幽弦琴自语:“幌拂幽弦”是描述琴声悠然自得的场景。
7. 奁遗残粒药无功:这句可能是形容尽管卢直院的遗产丰富,但却无法挽救他生命的消逝。
8. 松飔九里凄歌薤:“松飔”是形容风吹松树的声音,而“九里凄歌薤”是在描绘一首哀伤的歌曲。
9. 依旧西湖不负公:这可能是形容卢直院一生辛勤工作,即使离去后,也仍为世人所敬重。
去完善
赏析
《卢直院挽词》是一首表达对亡者卢直院的悼念之情和赞美之意的诗。诗句中将卢直院比作天上神仙,暗示其德行高尚,如同人间楷模。同时,诗人以琴声、松风和薤露等意象描绘了卢直院的离世给亲人带来的悲痛。而结尾一句“依旧西湖不负公”则表达了诗人坚信卢直院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卢直院挽词》是南宋诗人戴栩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70年左右。在这一年代,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北方金国虎视眈眈,内部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寻求救国之道,而戴栩则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戴栩本人一生坎坷,他曾中过进士,却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尽管屡遭磨难,他始终坚守信念,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在这首挽词中,他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卢直院的敬仰和悼念之情。卢直院是一位正直清廉的官员,他的离世无疑是对国家的一大损失。
在诗歌中,戴栩通过赞美卢直院的德行来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将卢直院的离去比作“北风折大木”,形象地描绘出卢直院逝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戴栩还通过对卢直院的赞誉来表达自己对仁人志士的敬佩和对邪恶势力的愤懑。这首《卢直院挽词》不仅是一首悼念诗,更是一曲忧国忧民的壮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