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龙湫瀑

标题包含
龙湫瀑
石壁百寻高,噀空飞雪涛。 鸟窥翻进退,龙住本雄豪。 长啸势随壮,细听声忽逃。 沫霏侵佛像,境净绝谿毛。 峻顶闻通海,残流不著舠。 虹霓无故见,灵怪有时遭。 久对崖疑动,迟行路不劳。 贯休蒙雨句,人咏入诗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壁有百尺之高,喷涌出如飞的雪涛。 鸟儿窥探着瀑布,时进时退;瀑布中有龙居,显得十分雄伟豪迈。 水流发出的声音时而雄壮,时而细柔,仿佛在逃避什么。 飞沫轻轻覆盖到佛像上,四周环境显得格外清静,连溪谷里的水草都看不到。 山顶的瀑布源头通往大海,而剩余的流水并不流入小船。 彩虹和霓虹突然显现,不时会遇见一些神奇的生物。 长时间对着瀑布,让人怀疑它是否会动;慢慢行走在路上,并不会觉得辛苦。 贯休曾因为雨天而作出诗句,人们将这个场景写入诗歌和离骚。
去完善
释义
戴栩:明代诗人 1. 龙湫瀑:即著名的浙江雁荡山龙湫瀑布。 2. 石壁百寻高:形容瀑布周围的石壁高度。 3. 噀空飞雪涛:形容瀑布从高空倾泻而下,如雪片飞舞。 4. 鸟窥翻进退:描绘飞鸟在瀑布面前惊恐不已的情状。 5. 龙住本雄豪:以龙比喻瀑布的雄壮气势。 6. 长啸势随壮:意指瀑布的声音随其势头而显得雄壮。 7. 细听声忽逃:意思是靠近仔细倾听时,似乎觉得声音有些畏怯逃离之感。 8. 沫霏侵佛像:描述瀑布溅起的水沫轻拂到佛像上。 9. 境净绝谿毛:表达周围环境由于瀑布洗涤显得格外清净。 10. 峻顶闻通海:意味着站在高处能听到瀑布的上源与海相通。 11. 残流不著舠:意为在瀑布下,船只难以通行。 12. 虹霓无故见:表示在阳光下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13. 灵怪有时遭:暗示此处有神奇的传说。 14. 久对崖疑动:表示长时间观察悬崖会感觉它在移动。 15. 迟行路不劳:形容沿着山路行走并不感到劳累。 16. 贯休蒙雨句:引用五代十国时期僧人贯休的诗句。 17. 人咏入诗骚:指人们将所见所感融入诗歌中。
去完善
赏析
《龙湫瀑》是清代诗人戴栩的一首描绘瀑布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龙湫瀑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壮观、奇特的景观。 首联“石壁百寻高,噀空飞雪涛”描绘了瀑布从高山石壁上倾泻而下,如同雪花般洒落的景象。 颔联“鸟窥翻进退,龙住本雄豪”则描述了鸟儿在瀑布前飞翔的场景,以及瀑布如同神龙般的雄壮姿态。 颈联“长啸势随壮,细听声忽逃。沫霏侵佛像,境净绝谿毛。”通过长啸与细听的声音对比,表现了瀑布气势磅礴的特点。同时,飞沫溅到佛像上,使周围环境显得格外清净。 尾联“虹霓无故见,灵怪有时遭。久对崖疑动,迟行路不劳。”描绘了瀑布如彩虹般美丽的景色,以及人们在欣赏美景时的心情。 整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龙湫瀑这一自然景观展现得栩栩如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