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朱尚书夫人洪氏挽词

标题包含
朱尚书夫人洪氏挽词
八座方新玉铉家,粧台忽掩五云赊。 徽声不愧古彤管,觉性能空昙钵花。 夜月东冈踈磬度,春风南国去旌斜。 所亲多少酬恩泪,待看重封燎诏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栋新居有八个房间,犹如精美的玉石一般华丽。妆台前忽然显现出五色的云彩。这里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了古代的优雅气息。在这里,内心能感受到一种空灵与宁静,就像看到了一朵盛开的昙花。夜晚的月光照在东边的山岗上,稀疏的钟声传来;春天的微风从南边吹来,让旗帜轻轻摆动。这里有多少亲朋好友在感恩中流下了泪水。期待再次看到那闪耀着光芒的诏书。
去完善
释义
1. "八座":指唐代尚书省左右丞及六部尚书。这里指朱尚书的官位很高。 2. "玉铉":本为玉饰的马衡,此处以马衡喻指尚书省的高级官员。 3. "粧台忽掩五云赊":"粧台"指梳妆台,这里比喻洪夫人的离世;"五云赊"表示距离天空很遥远,象征洪夫人离世后与人间相隔甚远。 4. "徽声":即美德之音,此处用以赞美洪夫人的高尚品德。 5. "古彤管":即古代妇女书写用的毛笔,这里用来形容洪夫人的才情。 6. "觉性能空昙钵花":"觉性"指佛教的领悟境界,"昙钵花"是一种可以开花的常绿灌木,开白色或淡红色花,花期短暂。这句诗以昙钵花寓意生命的短暂,表达洪夫人慧根觉悟、超脱生死的境界。 7. "夜月东冈踈磬度":"夜月"指夜晚的月光,"东冈"即东边的山岗,"踈磬"指稀疏的钟声。这句诗描绘了深夜时分,东边的山岗上传来稀疏的钟声的景象。 8. "春风南国去旌斜":"春风"指春天的风,"南国"指南方地区,"去旌"指离去的丧旗。这句诗描述了春天来临时,南方地区举行丧事的场景。 9. "所亲多少酬恩泪":"所亲"指亲人,"酬恩泪"指为报答恩情而流的泪水。这句诗表达了亲人们对洪夫人的离世感到悲痛的心情。 10. "待看重封燎诏麻":"重封"指再次封存,"燎诏麻"是古代焚烧黄麻纸写的诏书祭奠亡灵的仪式。这句诗意味着日后将再次为洪夫人举行祭奠仪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朱尚书夫人洪氏挽词》是南宋诗人戴栩为悼念洪氏而作的一首哀悼诗。诗中通过对洪氏生前事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美德和才能的赞美之情。 首联“八座方新玉铉家,粧台忽掩五云赊”,意为刚刚登上尚书之位的朱尚书,他的妻子洪氏却突然离世,犹如妆台前五云的消散。这里用“八座”来形容尚书的地位,以“玉铉家”来强调其家庭的尊贵。 颔联“徽声不愧古彤管,觉性能空昙钵花”,赞扬洪氏的品行如古时的彤管般美好,她的觉悟能力足以使昙花凋零。这里用“彤管”比喻女性美德,而“昙钵花”则代表短暂的生命。 颈联“夜月东冈踈磬度,春风南国去旌斜”,描绘了洪氏出殡的场景:夜晚的月光下,东冈的疏磬声传来,南国的春风吹拂着离去的灵旗。这里的“东冈”和“南国”都是虚指,用以表现洪氏葬仪的庄重气氛。 尾联“所亲多少酬恩泪,待看重封燎诏麻”,表达了诗人对于洪氏亲友对她的感激之情,他们将再次为她举行封燎仪式,以示怀念。这里的“燎诏麻”是一种古代丧礼仪式,用来悼念死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洪氏的高贵品质和对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死亡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尚书夫人洪氏挽词》是宋代诗人戴栩所作的一首悼念诗。这首诗歌颂了朱尚书夫人的品德和才华,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怀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在南宋末年,朱尚书夫人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之一,她的丈夫朱尚书在当时朝廷中担任要职。朱尚书夫人生前聪明贤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家人和邻里敬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她在风华正茂之年不幸病逝,给家人和朋友带来了巨大的悲痛。 戴栩,宋朝末年的一位著名文人,他与朱尚书一家交情甚好。在得知朱尚书夫人去世的消息后,戴栩悲痛不已,为了纪念这位贤良的夫人,他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挽词。 在创作这首诗时,戴栩回顾了与朱尚书夫人相识的岁月,回忆了她的美好品质和高尚情操。同时,他也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朱尚书夫人在那个时代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述,戴栩传达了人们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