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龙湫出灵岩

标题包含
自龙湫出灵岩
四山奇更峭,外看未知山。 藏此千峰在,多应一壑间。 飘湍洗云骨,灵异出人寰。 埋没尚多有,寄言榛与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四周的山更加奇特陡峭,从外面看根本不知道里面有这么多山。 这些千座山峰就藏在这里,大多应该位于一处沟壑之间。 溪水飘摇洗涤着山间的云雾和岩石,呈现出一种超出人间的灵秀之气。 实际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被埋没,我只好告诉那些荒野上的草木们。
去完善
释义
1. 四山:指的是四周环绕的山。 2. 奇更峭:意为奇特的山峰更为险峻。 3. 外看未知山:从外面看,这些山峰并不显得特别奇特。 4. 藏此千峰在:形容群山之间的美景被隐藏在这里。 5. 多应一壑间:这里的景观多样,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山谷之中。 6. 飘湍洗云骨:形容水流激荡,仿佛能洗净云朵般的骨骼。 7. 灵异出人寰:这里的美景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叹为观止。 8. 埋没尚多有:还有许多尚未被发现的美妙景色。 9. 寄言榛与菅:诗人劝告世人,不要忽略大自然中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龙湫山行至灵岩的所见所感。开篇两句“四山奇更峭,外看未知山”,即通过对周围环境高度的概括,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川画卷。接下来的“藏此千峰在,多应一壑间”则强调了山中深藏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在“飘湍洗云骨,灵异出人寰”中,诗人将大自然拟人化,通过描述飘湍之水洗净云朵的形态,表现出超凡脱俗的景象。结尾两句“埋没尚多有,寄言榛与菅”则向世人发出警告,呼吁人们珍惜这美丽的大自然。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的语言,完美地展现了山水的魅力,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的警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戴栩的这首《自龙湫出灵岩》,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的戴栩,在政坛上一直郁郁不得志,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法施展。他游历了浙江、江苏等地的山水名胜,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作品。 这首诗是他在游览了著名的龙湫瀑布和灵岩山之后创作的。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惆怅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龙湫瀑布的壮丽景色和灵岩山的雄伟气势,使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壮志未酬,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个时期的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威胁之下,社会动荡不安。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益激烈,许多有识之士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戴栩的诗篇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