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叔向二绝
艇舣江南几度春,几时遡洛向咸秦。
若应只载閒风月,击楫英灵笑杀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艘船在江南停靠了几次春天,何时能溯流而上前往古都呢?如果这只适合载着悠闲的风月,那么那些勇敢的灵魂便会微笑着嘲讽这糟糕的情况。
去完善
释义
1. 艇舣:指船只靠岸。
2. 江南: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3. 几度春:指过去的几个春天。
4. 泝洛:即“溯洛”,指沿着洛水向上游前进。
5. 咸秦:指的是咸阳和秦州,两地均在陕西省境内。这里代指北方广大地区。
6. 若应:如果应该。
7. 载:动词,此处意为欣赏、享受。
8. 闲风月:指闲暇时的风景。
9. 击楫英灵:指英勇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赠黄叔向二绝”,作者是南宋的戴栩。诗中描述了诗人与黄叔向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理想。
首句“艇舣江南几度春”,描述了诗人与黄叔向曾在江南共度数个春天,一起欣赏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这句诗展现了诗人与黄叔向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次句“几时遡洛向咸秦”,表达了诗人与黄叔向对未来事业的期许。他们希望能有一天溯流而上,抵达中原地区,实现自己的抱负。这里的“洛”指的是洛阳,“咸秦”则指代整个中原地区。这句诗表现了诗人与黄叔向共同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的决心。
第三句“若应只载閒风月”,假设了另一种可能:如果他们的船只只能承载悠闲的风月和美好的景致,那么他们也会欣然接受。这句话表现出诗人与黄叔向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无法实现远大理想,也能享受当下的美好。
最后一句“击楫英灵笑杀人”,描绘了那些英勇奋斗的英灵们,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痕迹,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黄叔向对英勇奋斗者的敬意,也激励他们要像这些英雄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英勇奋斗者的敬意,展现了诗人与黄叔向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黄叔向二绝》是南宋诗人戴栩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创作于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国家局势相对稳定。
戴栩在少年时期,便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他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依然勤奋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在这段时间里,他与黄叔向成为了好朋友,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南宋中期,虽然朝廷偏安江南,但仍然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戴栩和黄叔向都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希望通过诗歌抒发胸臆,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