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处士挽词
自移小隠寄西阛,终是高人性爱闲。
梦到春潮生荻渚,眼看旧友上蓬山。
棋声忽背樵风远,书影空涵櫂月弯。
令子相过犹昨日,不堪衰鬓泪沾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世的高人,他远离喧嚣,享受悠闲的生活。他在梦中看到春天的潮水在荻草丛生的湖边涌动,老朋友也出现在远方的山上。诗人听到下棋的声音渐渐消失在风中,看到的只有书中记载的美好画面。虽然他的孩子还陪伴在身边,但他已经白发苍苍,不禁流下泪水。
去完善
释义
1. 小隐:隐居之意,此处指丘处士选择的位置比较偏僻。
2. 西阛:西边的城市市场。
3. 春潮:春天的潮水,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4. 荻渚:长满荻草的水中小洲。
5. 旧友:过去的友人,这里指与丘处士交情深厚的人。
6. 上蓬山:登上蓬莱山,蓬山是传说中的神山,这里比喻进入仙境。
7. 樵风:吹过樵夫的风,这里指风声。
8. 书影:读书的影子,这里指读书的时光。
9. 櫂月:划船看月亮,这里指泛舟赏月。
10. 令子:优秀的孩子,这里指丘处士的儿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丘处士挽词》是戴栩对丘处士的悼念之作。诗人通过对丘处士生前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丘处士的隐逸生活,“自移小隐寄西阛,终是高人性爱闲”。这里,诗人以丘处士的自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的追求。“春潮生荻渚”和“眼看旧友上蓬山”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昔日朋友的怀念。
接着,诗人通过“棋声忽背樵风远,书影空涵櫂月弯”来表达自己对丘处士才情的赞美。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丘处士在棋艺和书法方面的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离去的悲痛。
最后,诗人以“令子相过犹昨日,不堪衰鬓泪沾斑”来表达自己对丘处士离世的哀伤。这里的“令子”指的是丘处士的儿子,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对丘处士家庭的关心和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丘处士挽词》是南宋诗人戴栩在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所作的挽词。当时戴栩正担任着福建泉州府学教授一职,潜心研究经史子集。这首诗是一首悼念朋友的作品,表达了他对逝去的挚友丘处士的哀思。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与金朝分治天下,时局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开始反思历史,忧国忧民。戴栩作为一位博学多才、关心民瘼的知识分子,他的内心充满了深沉的家国情怀。他以笔为剑,以诗言志,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描绘了丘处士一生勤奋学习、品德高尚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丘处士不幸去世的痛惜,也反映出戴栩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