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祈雨二古迹

标题包含
祈雨二古迹
已出郊坰曙色微,田翁指点路分岐。 门前大白刘伶墓,壁上箜篌炀帝祠。 五斗精神醒亦醉,二妃恩宠死相随。 何如一挽天河洗,却为君刊万古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刚露出地平线,我已经在郊外了,农民告诉我正确的路。 门前有酒仙刘伶的墓,墙上供奉着隋炀帝。 精神快乐,五斗米就足够我喝醉;恩爱相随,舜的两个妃子至死不渝。 为什么不拉着天河的水来洗清这一切,然后为你刻下万古留名的碑呢?
去完善
释义
1. 郊坰:郊区,田野 2. 曙色:曙光,早晨的阳光 3. 田翁:种田的老人 4. 刘伶:西晋文人,以饮酒著称 5. 大白:一种白酒的别称 6. 炀帝:隋炀帝,唐朝时期的一位皇帝 7. 箜篌:古代的弦乐器 8. 五斗精神:指刘伶嗜酒的精神 9. 二妃:传说中的娥皇和女英两位女神 10. 天河:银河 11. 万古碑:永久的纪念碑
去完善
赏析
《祈雨二古迹》这首诗通过描绘出郊、瞻仰古迹和抒发感慨等环节,展示了诗人在面对历史沧桑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视角与思考。 首联以田野为背景,诗人跟随农夫指引探寻古迹,揭示出古人对于历史的敬畏之情。 颔联“门前大白刘伶墓,壁上箜篌炀帝祠”描述了诗人所见到的古迹。刘伶作为魏晋时期的名士,以放浪形骸的个性著称;隋炀帝则是一代暴君,虽无道但喜好文化艺术。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点在于他们皆离世已久,留下的仅是墓地与壁画等遗迹。 颈联“五斗精神醒亦醉,二妃恩宠死相随”中,“五斗精神”指的是刘伶,他在嗜酒后常常大醉不醒,表现出癫狂状态;而“二妃恩宠”则暗指杨广的荒淫生活,他和二妃之间的轶事成为了历史中的谈资。 尾联“何如一挽天河洗,却为君刊万古碑”表明诗人期望用上天之水洗净这些污点,让世人明白其中的曲折故事。诗人深感自己的无力,虽然对这些历史人物产生了感慨,却无法改变他们的结局,只能通过写诗来抒发情感。 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剖析,揭示了古代文人对历史事件的态度以及各自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祈雨二古迹》是明代诗人戴栩的一首描绘祈求降雨场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当时的农业仍然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农耕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的影响。当遇到干旱时,农民们就会通过祈祷的方式向神灵求雨,以期望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也见证了这样的祈求情景。因此,他写下了这首描述祈雨古地的诗篇,体现了对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活的关注和关爱。 在这个时代,尽管科学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人们仍然相信神灵的力量。这种信仰既反映了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渴望得到帮助的心态。同时,这也展示了当时民间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