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丞相寿
玉麒麟表中兴瑞,江左风流自韶頀。
我朝宰相越王家,身为中兴开瑞数。
去年宝献扑鹿花,春风端门散恩华。
丛丛万额扣香穗,祝公寿福逾堤沙。
披舆地图上意肯,黄河不浑青海静。
经纶有道鼎年多,惠利无边壶昼永。
冠蝉衣衮真天人,却笑凌烟色易陈。
调娱乾坤入掌握,餐茹沆瀣长精神。
鑪冶小儒蓬室底,倏忆宝从元祐起。
元祐堂堂森巨公,亦有文章六君子。
欲赓烝民继周雅,笔欠如椽聊尔耳。
不然从头颂勋庸,砚蟾应渴西湖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珍贵的玉器象征国家的中兴祥瑞,而长江一带的人才也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誉。我们国家的丞相是越王的后代,他为了国家的振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去年在春天的时候,他在皇宫门前献上了丰盛的礼物,以感谢皇帝对他的恩情和赐予他的荣誉。
在他的领导下,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就如同河流清澈、湖泊平静一般和谐美好。他的才能和智慧使他在这个职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他就像天上的神仙一样美好,让那些凌烟阁上的画像都显得黯然失色。他用他的智慧和谋略娱乐天地,使整个国家都沐浴在他的恩泽之中。
而我这个小小的文人,此刻正坐在我的陋室里,回想起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那时的元祐时期有很多杰出的人物,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我想通过文字来赞美这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但是我的文笔还不够出色,只能做一点小小的努力。
否则,我可以从头开始赞美他们的丰功伟业,那么即使是要用尽西湖的水来磨墨也不足为奇了。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献给丞相的祝寿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巧,描绘了丞相的形象和成就,表达了对其寿诞的祝福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
首先,诗人通过“玉麒麟”、“中兴瑞”等意象,赞美了丞相的高贵品质和崇高地位。同时,提到丞相越王家,暗示了其家族显赫的背景。接着,诗人回顾了丞相过去一年中的丰功伟绩,如献宝、开恩等,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随后,诗人进一步歌颂了丞相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智慧和才能。他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画面,黄河清澈、青海宁静,表明丞相的治理成效显著。此外,诗人还强调了丞相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认为他具有天人的风采,使得凌烟阁的画像都黯然失色。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了元祐时期的人才辈出,以及自己作为小儒,对丞相的景仰之情。同时,诗人表示自己虽无如椽之笔,无法完全表达出对丞相的赞美之情,但他愿意从头开始,颂扬丞相的功勋伟业。最后,诗人以“砚蟾应渴西湖水”作结,寓意丞相的文章才情如同月亮照耀西湖,熠熠生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丞相寿》是南宋诗人戴栩所作的一首贺寿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35年,当时正值南宋理宗时期,时局相对稳定。
戴栩(1189-?),字文子,浙江温州人,南宋文人。他学识渊博,尤擅长诗、词、散文,然而仕途并不顺利,仅做过一些低级的文官。他在政治立场上倾向于抗金,对南宋朝廷的妥协政策表示不满。
在戴栩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南宋正面临北方蒙古帝国的威胁。尽管当时的宰相史弥远采取了积极的防御措施,但与蒙古的战争仍在继续。史弥远虽然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士人中声望不高,被认为是权臣。
在这种背景下,戴栩写下了这首祝贺史弥远生日的诗。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丞相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的担忧。虽然表面上是在为史弥远祝寿,但实际上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心。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