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浦
久惭窃食侣鹓鸿,尚以诗名玷至公。
喜对亲慈说田里,了无事鄙到船蓬。
涨流暂急潮差候,阴霭俄销月在空。
梦读道经人一笑,却怜踈直有仙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期羞愧于与鸟雀一同觅食,
仍然因诗人的名声受到玷污。
高兴地向亲人谈论田野之事,
没有什么值得鄙视的地方可以登上小船。
水位暂时上升,潮水有起有落,
乌云消散,明月高悬在天空。
梦见阅读道德经时引起别人一笑,
却可怜那直率的仙人有几分孤寂。
去完善
释义
1. 渔浦:浙江杭州的一个渔村,地处钱塘江下游北岸的浦江县境内。这里风景优美,戴栩以此地为背景创作了这首诗。
2. 久惭窃食侣鹓鸿:这句形容自己长久以来一直因为诗歌创作而感到羞愧,就像是窃取食物的小鸟一样。这里的“窃食”指偷偷地吃东西,暗含羞于表现自己的才华之意;“鹓鸿”指凤凰一类的高贵鸟类,此处比喻诗人自己的高尚情操。
3. 尚以诗名玷至公: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诗名的担忧,认为这可能玷污了公正无私的名誉。
4. 喜对亲慈说田里:这句表现了诗人热爱家乡田园生活的心情,喜欢和家人分享在田间劳作的喜悦。
5. 了无事鄙到船蓬:这句表示诗人没有世俗的偏见,愿意亲近船上的普通百姓。
6. 涨流暂急潮差候:这句描绘了潮水涌动时的壮观景象。
7. 阴霭俄销月在空:这句描述了阴霾散去后,月光洒满天空的美景。
8. 梦读道经人一笑:这句表示诗人在梦中阅读道家经典时,不禁感到有些可笑。
9. 却怜踈直有仙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疏直高洁的人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具有神仙一般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戴栩的《渔浦》描绘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田园风光图,诗人借诗传达了其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心境。首句“久惭窃食侣鹓鸿”,形象地表示了自己长期羞于与世俗同流合污,甘愿像凤凰一类的鸟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次句“尚以诗名玷至公”,表达了虽然以诗人的名声沾沾自喜,但内心深感有愧于公义之心。
接下来两句“喜对亲慈说田里,了无事鄙到船蓬”,通过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田间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淳朴生活的向往之情。这句表达出作者希望自己能过上平静美好的生活,远离世事纷扰。
中间四句“涨流暂急潮差候,阴霭俄销月在空。梦读道经人一笑,却怜踈直有仙风”,生动描述了自然界的变化莫测,同时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宽广豁达。潮水的涨落,云消月出的景象,既是自然的壮丽景观,也是诗人生活态度的隐喻——任凭风吹浪涌,内心仍保持平静和执着。
最后一句“梦读道经人一笑,却怜踈直有仙风”,看似玩笑之言,实则透露出作者的人生哲学:超脱尘世,修炼内心,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独立不羁的精神风貌,以及质朴淳厚的品格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浦》是南宋诗人戴栩的一首描绘渔民生活场景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56年,正值南宋理宗在位期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风雨飘摇,战乱频繁,民生疾苦。戴栩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通过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民众生活和时代特征。
戴栩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时的政局动荡不安,金兵南下侵略,战乱频仍。作为文人士大夫,戴栩虽然无官职在身,但他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用诗歌来表现底层百姓的生活。他在《渔浦》一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渔民们在江面上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渔民生活的关心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南宋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文人阶层逐渐崛起,他们在诗歌、散文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戴栩作为这个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