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宋叔简挽词

标题包含
宋叔简挽词
上国曾随计,香名众所闻。 百年犹是短,寸禄不沾分。 笛送邻家月,楼藏卧处云。 生刍何必奠,徐穉有铭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祖国繁荣昌盛的时期,你也曾贡献自己的智慧;你的才华和名声众人皆知。尽管人生百年亦嫌短暂,但从未有人抱怨过待遇不公。夜阑人静之时,邻家的笛声伴随着月光传来,而你在高楼中深藏不露。不需祭奠那还未腐朽的牧草,因为世人早已铭记你这位贤才。
去完善
释义
1. 上国:这里指首都或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随计:参加考试选拔。 3. 百年:一生;一辈子。 4. 寸禄:微薄的俸禄。 5. 生刍:新割的草;这里用来比喻新丧之人。 6. 奠:祭奠。 7. 徐穉:字孺子,东汉时期著名高士,世称“南州高士”。
去完善
赏析
戴栩的这首《宋叔简挽词》,通过对逝者身前事迹的回忆和悼念,表达出诗人对其品德的敬仰和深切的哀思。诗的首联“上国曾随计,香名众所闻”,讲述了逝者曾在朝廷担任要职,其高尚的名声广泛传扬。颔联“百年犹是短,寸禄不沾分”则表达出诗人对逝者一生清贫,未曾沾染任何污点的赞美。颈联“笛送邻家月,楼藏卧处云”描绘了逝者的离世就如同一曲悠扬的笛音带走月色,他的离去让人感到空寂和惆怅。尾联“生刍何必奠,徐穉有铭文”则是诗人以徐稚的故事为例,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不舍。整首诗语言婉转,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戴栩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故友的深深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戴栩的《宋叔简挽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未明确,但从其悼念宋叔简的题材来看,大致应在宋末元初之间。戴栩一生正值南宋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时局不稳。他虽历仕两朝,但并未得到重视,因此有远离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向。在《宋叔简挽词》中,他通过对友人宋叔简的悼念,感慨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自身对世事的无奈和悲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