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育王河头庵

标题包含
宿育王河头庵
晚霭图成绀碧天,鹭鸶无数起平田。 渡船委岸人家闭,却向僧床听雨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的雾气逐渐消退,天空呈现出深蓝的色彩。田野里,无数的鹭鸶起飞。渡船靠岸后,村民的家门紧闭。在这宁静的时刻,我躺在僧床上聆听着雨声渐渐入睡。
去完善
释义
1. 宿:住宿,过夜; 2. 育王:地名,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3. 河头庵:育王镇附近的寺庙; 4. 晚霭:傍晚的雾气; 5. 图成:画成的意思; 6. 绀碧:深青透红的颜色; 7. 鹭鸶:一种水鸟; 8. 平田:平坦的田地; 9. 渡船:摆渡用的船; 10. 委岸:靠岸停泊; 11. 人家:住户,家庭; 12. 僧床:僧侣的床铺; 13. 听雨眠:听着雨声入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首句“晚霭图成绀碧天”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中的晚霞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出深蓝色的景象。这一句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第二句“鹭鸶无数起平田”描述了在广阔的田野上,无数的鹭鸶在晚霭中飞翔,这一景象为诗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欣赏这幅美景时,心情愉悦,充满欣赏之情。 第三句“渡船委岸人家闭”则表现了诗人观察到的乡村生活场景:渡船靠岸,村民们纷纷回家休息。这一句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有序。 最后一句“却向僧床听雨眠”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完美丽的景色后,选择回到僧房,倾听雨声,安然入睡的心情。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禅意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戴栩的《宿育王河头庵》是南宋时期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华夏大地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 戴栩本人生活于南宋中期,他在当时是一个知名的文人学者。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人生际遇上,他并未显达富贵,而是常常困厄潦倒,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 在南宋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戴栩生活的年代正值金兵南侵,中原地区战火连天。在这个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寻求报国之志,而戴栩正是其中的一员。他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众的关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