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赵端行殿试

标题包含
送赵端行殿试
杏园诗句定无如,却拟雕弓赐得绯。 立仗陛郎无唱姓,过江宗相有传衣。 红尘辇路桐阴满,翠箔人家燕子飞。 过马传呼齐指处,鞭丝一半拂金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杏园里的诗句必定没有像这样的,却想借着雕弓得到红色的衣服。在宫门前等待皇帝命令的大臣们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而过了江宗这样的地方就会流传开来。繁华的城市和富饶的乡村里,绿树成荫,翠绿的帘幕下人们家的燕子飞舞。骑马经过的地方,大家都指着看,一半的鞭子轻轻拍打着金色的马缰。
去完善
释义
1. 杏园:即“曲江池”的别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城外,是中国古代的一处名胜之地,自唐朝起便成为了科举考试后举子们宴集庆贺的场所。 2. 无如:表示不如。这里指没有比得上你的诗句。 3. 雕弓:雕刻精美的弓箭,多用于皇帝对文武官员的赏赐。 4. 赐绯:唐朝时四品以上官员可以着红色官服,五品以下只能着绿色。“赐绯”即赐予红色的官服,意味着提升官阶。 5. 立仗:唐制中,百官朝见皇帝时的排列方式之一。 6. 陛郎:指皇宫内的侍卫。 7. 唱姓:指通报官员姓名。 8. 过江: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9. 宗相:原意是指皇室宗族的宰相,这里泛指朝廷中的显贵。 10. 传衣:这里指传授经验、学识。 11. 翠箔:绿色的帘幕。 12. 金鞿:黄金制成的马络头,用于控制马的行走方向。
去完善
赏析
戴栩的这首《送赵端行殿试》是一首为朋友赵端行即将参加科举考试而创作的送别诗。在这首诗中,戴栩表达了他对赵端行的深厚友谊和对他的才华与成就的信心。 首先,诗人用“杏园诗句定无如”来形容赵端行的诗歌才能,暗示他的诗词一定无人能比。接着,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赵端行未来成功的期待,他相信赵端行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就像古代的英勇骑士得到朝廷赐予的红色官服一样。 在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诗人描绘了皇宫前的盛况,以及京城里的繁华景象。这一部分描绘了一种热闹的场景,象征着赵端行即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最后,诗人以“过马传呼齐指处,鞭丝一半拂金鞿”结尾,表达了赵端行在成功路上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赵端行殿试》是宋代诗人戴栩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徽宗时期(1100-1125年),这是北宋王朝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时期,戴栩作为一位书生,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充满了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赵端行的期许和鼓励,希望他能通过殿试为国家选拔人才,振兴国家。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科举制度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了士人阶层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然而,这个时期的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使得许多文人墨客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在这种背景下,戴栩创作了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朋友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