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幸池诗
乘时游豫属皇明,芝盖重临太液清。
鹓鹭旧臣称寿斝,鱼龙嘉戏出僊瀛。
长堤映柳千门启,翠水涵空一鉴平。
天意自同民意乐,无知草木解欣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美好的时光中畅游属于皇帝的盛世,宝车再次来到清澈的太液池。曾经的朝臣们共同举杯庆贺长寿,华丽的表演如同来自仙岛。长长的堤岸上垂柳依依,千门万户开启,翠色的水面倒映着晴空如同一面镜子。天意与民心同在,快乐的氛围让无知的草木也能感受到繁荣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乘时游豫:即游览、娱乐,适逢时机的意思。
2. 皇明:皇帝英明的意思。
3. 芝盖:古代仕宦的车盖。这里比喻皇帝的仪仗。
4. 太液清:指太液池的清澈水面。太液池是皇家花园之一。
5. 鹓鹭:鸟名,用以形容朝廷官员排列有序的样子。
6. 寿斝:祝寿的酒杯。
7. 嘉戏:指美好的表演或娱乐活动。
8. 僊瀛: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皇家园林。
9. 翠水涵空:指绿色的池水倒映在天空中。
10. 一鉴平:镜子般的水面十分平静。
11. 天意自同民意乐:意思是说天子的意愿与人民的意愿相同,都感到快乐。
12. 草木解欣荣:指植物也会懂得高兴繁荣。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歌颂皇帝巡游为主题,体现了皇明的光辉。首联描述了皇帝的圣明,以及他再度莅临的情景。颔联通过描绘朝臣们的祝酒、鱼跃龙门的景象,表达了皇帝的德行使臣民共同庆贺的景象。颈联则展示了京城里的美丽风光,暗示了皇帝的仁政如同湖水般清澈透明。尾联表示天意与民心相通,而无声无息的草木也感受到这份喜悦。全诗结构严谨,情感热烈,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恭和御制幸池诗》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慕容彦逢所创作的。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960年,即北宋初年,此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向宋朝过渡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对于社会现状、历史变迁有着深深的感慨。
在创作这首诗时,慕容彦逢正身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的结束和社会的安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皇帝亲自作诗以示关怀百姓的水利工程表示敬意,并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对国家兴旺的热望。
这首诗歌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期望,还体现了当时文人墨客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在此时期,由于历史的变革,许多文人士大夫都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来,发挥自己的才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可以说,这首诗歌正是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