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苏州徐处士弁
平南无策鬓如霜,七十峰前隠旧乡。
相约祝融孤顶上,借君吟笔画潇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平南:诗中的“平南”指的是苏州一带的江南地区。
2. 无策:无法找到解决办法。
3. 鬓如霜:形容白发苍苍的样子。
4. 七十峰:此处应是指七十二峰,位于浙江普陀山附近。
5. 隠旧乡:指隐居在乡村田园。
6. 祝融:古有“祝融峰”,位于湖南衡山最高峰。
7. 潇湘:指湖南湘江及其支流潇水,代指湖南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在开篇提到自己年岁已高,头发花白,但仍无法在平南县找到合适的隐居之处。他将目光投向了七十里之外的衡山,希望能与友人共度隐逸生活。“相约祝融孤顶上”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共享山水之趣的迫切心情。结尾两句则向友人发出邀请,希望能够借助他的才情描绘出潇湘的风景之美。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寄苏州徐处士弁》是北宋诗人陶弼所作,创作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998-1016年)。
在那个时代,中国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科举制度得以推行,文人墨客们开始追求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学创作。陶弼本人也是一位典型的宋代文人士大夫,他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及第,后来被任命为武臣。这使得他对人生、世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陶弼与徐弁相识多年,两人交情深厚。诗中的“处士”是指那些隐居不仕的文人雅士,反映了陶弼对徐弁才学和人品的赞美和敬仰。
在这首诗中,陶弼以描写江南水乡风光为背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他未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但他的诗歌作品却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后世传颂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