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至日书怀

标题包含
至日书怀
自笑痴儿得许忙,闭门便觉日舒长。 作诗拟学江西派,起疾多求海上方。 老去光阴空叹息,病逢时节转凄凉。 可怜只影无聊頼,儿女三人各一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戡(1168年-1236年),字定夫,号节斋,福建路建州府建阳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南宋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 蔡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自己觉得可笑,像是个傻孩子一样忙碌不停。只要关上门就觉得日子漫长舒心。想要学习江西派的诗歌风格,却又因为疾病多次寻求海上的医生救治。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叹时间的流逝。生病的时候,尤其感觉时日的艰难和凉意。孤独的自己形单影只,三个儿女各自在不同的远方。
去完善
释义
1. 自笑:自我嘲讽。 2. 痴儿:愚钝的人。 3. 得许忙:指生活忙碌。 4. 闭门:关闭家门,指隐居。 5. 日舒长:形容日子过得很慢。 6. 拟学:打算学习。 7. 江西派:宋朝黄庭坚所创的诗派。 8. 起疾:治愈疾病。 9. 多求:寻求更多。 10. 海上方:海上的药方,这里指名医的药方。 11. 老去:逐渐衰老。 12. 光阴:时间。 13. 空叹息:白白地叹息。 14. 病逢时节:生病的时候遇到特殊的节日。 15. 凄凉:悲伤。 16. 只影:孤单的身影。 17. 无聊赖:无所依靠。
去完善
赏析
《至日书怀》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一首抒怀之作。这首诗歌以自嘲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人离散的无奈之情。 首联“自笑痴儿得许忙,闭门便觉日舒长”,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调侃自己忙碌的生活,一关上房门,便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对时光的感慨。 颔联“作诗拟学江西派,起疾多求海上方”,诗人表示自己写诗想要学习江西派的风格,但身体多病只能求助于海上的仙方。这一句揭示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疾病的无奈。 颈联“老去光阴空叹息,病逢时节转凄凉”,诗人感叹年老的时光空留叹息,疾病缠身的时候,每逢佳节更显得凄清悲凉。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年华逝去和病痛缠身的无奈。 尾联“可怜只影无聊赖,儿女三人各一方”,诗人孤独无依,只有自己的身影陪伴,而三个子女各自身处一方。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对家人离散的思念和孤寂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至日书怀》是南宋诗人蔡戡创作的一首咏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中期,大约公元12世纪50年代左右。在这段时间里,蔡戡经历了从政坛失意到东山再起的过程。他曾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等职,后因与权臣韩侂胄不合而遭贬谪,此后又因韩侂胄倒台而被起用,担任礼部尚书等职。 在蔡戡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压迫之下,国家局势紧张。金朝对南宋的侵略使得南宋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渴望有一位英明的君主来领导他们抵抗外侮,重振河山。然而,当时的南宋朝廷却内部斗争激烈,政治腐败严重,这使得蔡戡感慨万分,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表达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在这首诗中,蔡戡通过对冬至这一节气的描绘,表达了他在冬至这一天的心情。他认为冬至象征着阴阳交替、万物复苏,象征着国家也应该迎来新的希望。他用“至日”来形容这一天,寓意着这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一个国家的转折点。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蔡戡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