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长洲夜泊

标题包含
长洲夜泊
吴楚昔曾游,凄凉满客舟。 因思千古事,空起十年愁。 目尽他山少,江流远地秋。 今宵犹有月,不似庾公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游览吴楚之地, 如今满心悲凉坐上客船。 想想那些千古之事, 心头涌起无尽的哀愁。 放眼望去没有熟悉的山峦, 江水悠长带来远方的秋天。 今夜尚有明月相伴, 却不像那当年风光的庾公楼。
去完善
释义
1. 长洲: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 2. 释斯植:明朝诗人。 3. 吴楚:吴国和楚国,这里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4. 昔曾游:过去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5. 凄凉:形容心境悲伤凄凉。 6. 满客舟:充满了旅客的船只。 7. 因思:由此想到。 8. 千古事:指历史上的许多事件。 9. 空起:凭空而起。 10. 十年愁:长时间的忧愁。 11. 他山:别的山。 12. 江流:江河流水。 13. 远地秋:远方秋天的景色。 14. 今宵:今天晚上。 15. 犹有月:还有月亮。 16. 不似:不像。 17. 庾公楼:古代楼名,位于江苏南京。这里代指诗人所在地的楼阁。
去完善
赏析
《长洲夜泊》是一首描绘作者游览长洲时的所见所思之作。首联“吴楚昔曾游,凄凉满客舟”描述了作者在吴楚之地昔日的游览经历以及客居他乡的孤独感。接下来的两联“因思千古事,空起十年愁。目尽他山少,江流远地秋。”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故乡遥远、岁月匆匆的忧愁之情。诗人在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尾联“今宵犹有月,不似庾公楼”进一步渲染了诗人面对夜景所引起的怅然若失之感,与著名楼阁庾公楼相比,此时的月光已不复当年的光辉。整首诗以景致抒发了诗人的漂泊之感、历史之感和离别之苦,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洲夜泊》是南宋诗人释斯植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46年左右。在当时的南宋时期,随着中原地区的沦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歌成为了文人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重要载体。 释斯植是一位出身贫寒的诗人,他在中年时出家为僧,但仍然关注民生疾苦。在他的一生中,他游历四方,写下了大量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现实的诗篇。在这首诗中,他以“夜泊长洲”为题,表达了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当时的南宋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战乱频仍,许多百姓流离失所,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诗人以自身经历为背景,通过对夜泊长洲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时代的深深忧虑,展现了诗人在那个特殊时期的深厚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