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桐谿行

标题包含
桐谿行
东郊驿树连理枝,西庙丛篁十丈围。 堪将轻素命人画,赍为方物归京师。 公署石楠圆似盖,画楼北面当厅桧。 桐谿怪石胜太湖,贱如泥土无人爱。 天生弥材地且卑,空山老朽人不知。 人不知,睦州右史作歌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田锡(940年-1004年),字表圣,号碧落子。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田谏议”。 田锡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后周显德年间,田锡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入宋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东郊驿站旁的树枝紧密相连,西边寺庙中的竹林粗壮无比。 如此美丽的景色可以请人画下来,作为珍贵的礼物带回京城。 公署里的石楠长得圆圆的,像一把伞,而画楼北侧的中庭则有一棵高大的桧树。 桐溪的奇特石头胜过太湖的美景,但却因太过常见而不被人珍视。 天生的好材料往往地处偏远,空山中那些古老的树木鲜为人知。 人们对这些美景一无所知,幸好睦州的史官写下了这首歌颂它们的歌词。
去完善
释义
《桐谿行》田锡 1. 东郊:指京城的东部郊区。 2. 西庙:位于京城西部的寺庙。 3. 丛篁:竹林,篁是竹子的别称。 4. 十丈围:形容竹子粗壮高大。 5. 堪将:能够用来。 6. 轻素:轻细的白色丝织品。 7. 命人画:让人绘画。 8. 赍为:携带作为。 9. 方物:地方特产。 10. 京师:古代中国对都城的称呼,这里指北宋都城汴京。 11. 公署:官署,即政府办公的地方。 12. 石楠: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13. 圆似盖:形状像伞盖一样。 14. 画楼:装饰精美的楼房。 15. 当厅桧:位于厅堂前的桧树。 16. 桐谿: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的桐溪风景区。 17. 怪石:奇特的岩石。 18. 太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的湖泊。 19. 贱如泥土:形容这些石头价值低。 20. 弥材:珍贵的材料。 21. 地且卑:地势较低。 22. 空山:荒山野岭。 23. 老朽:老化枯死的树木。 24. 人不知:无人知晓。 25. 睦州:今浙江省杭州市。 26. 右史:唐朝设置的官员名,这里指唐朝的官职。
去完善
赏析
《桐谿行》这首诗描绘了田锡游历桐谿时的所见所感。开篇以“东郊驿树连理枝,西庙丛篁十丈围”两句展示了桐谿的自然风光,以此引出了诗人心中的画意。接着诗人以“堪将轻素命人画,赍为方物归京师”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卷,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接下来,他以“公署石楠圆似盖,画楼北面当厅桧。桐谿怪石胜太湖,贱如泥土无人爱”展示了他对桐谿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人还通过“天生弥材地且卑,空山老朽人不知。人不知,睦州右史作歌词”传达了人生哲理:自然的美并非人人能识,只有拥有慧眼之人方能领略其独特之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体现了田锡作为诗人的才华横溢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桐谿行》是宋朝著名诗人田锡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初年,约公元960年至1004年之间。田锡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桐溪的自然美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这个时期,田锡正处于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学才华,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为直言敢谏、不阿权贵,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田锡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关心民生,关注社会问题。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爱。 在北宋初年,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动荡、经济凋敝的时代。五代十国的战乱刚刚结束,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但国家尚未完全统一,边疆问题严重。与此同时,由于长期的战乱,民生疾苦,百姓生活困苦。田锡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他以诗歌为武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