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通波亭
十年抛掷故园花,最忆红桃竹外斜。
此日郊亭心乍喜,败榆芳草似还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十年的离别,故乡的花儿已然凋零;最令人怀念的是那竹林外盛开的桃花。今日在郊外的亭子中,心中突然涌起欢喜之情;看到那些衰败的榆树和繁茂的芳草,好像回到了故乡一般。
去完善
释义
1. 十年抛掷:意指作者离家已经多年。抛掷,此处意为放弃。
2. 故园花:故乡的花。故园,指故乡。
3. 最忆:即最怀念。
4. 红桃:桃花。
5. 竹外斜:竹子的外围倾斜的样子。
6. 此日:今天。
7. 郊亭:位于郊外的凉亭。
8. 心乍喜:心里突然感到喜悦。乍,突然。
9. 败榆:枯萎的榆树。败,指枯萎。
10. 芳草似还家:芳草好像回到家乡一样。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的一天,诗人薛能在巴蜀之地的一处亭台阁楼间留下了自己深深的足迹。此时的薛能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回首往事,不禁感慨万分。薛能少年时曾游学京师,学问渊博,后来科举失利,他在各处辗转流寓,经历了宦海浮沉。此次来到通波亭,已经是他人生的第五次游览了。
在这之前,唐朝的国势日衰,皇帝昏庸无道,宦官当权,地方藩镇割据,民生疾苦。然而此刻的薛能并未过多地关注国家大事,而是选择了超脱尘世纷扰,沉浸在与友人共叙友情的愉悦之中。他的心中既有对岁月的无奈感叹,也有对自己坚韧品格的自豪。眼前的通波亭历经沧桑,依旧静静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这位诗人的过往。
在亭子里,薛能与友人举杯畅饮,共赏山色湖光,心境豁达而宁静。暮秋时节,红枫、绿水点缀其间,宛如一幅水墨丹青。他们闲聊着往事,笑谈当下,仿佛忘却了时光的流逝。这次的重游,让薛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这短暂的宁静时光里,薛能用诗句记录下此刻的美好,传承后世。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