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浪淘沙(芍药)

标题包含
浪淘沙(芍药)
鶗F774怨花残。谁道春阑。多情红药待君看。浓淡晓妆新意态,独占西园。 风叶万枝繁。犹记平山。五云楼映玉成盘。二十四桥明月下,谁凭朱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元吉(1118年-1187年),字无咎,号南涧,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韩元吉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韩亿曾任尚书左丞。他自幼聪颖过人...查看更多
Christina (Jingyi)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全文如下: 鸟儿在抱怨花朵的凋谢,谁说春天已经过去了?热情的红药等待着你去欣赏。它们的新面貌、新姿态,独自在西园中绽放。 风吹动着叶子,枝条繁茂。仍记得那平山的景色。五云楼的倒影如同玉盘般美丽。在明亮的月光下,二十四桥显得尤为引人注目,有谁靠着朱红色的栏杆呢?
Christina (Jingyi)
去完善
释义
1. 鶗鴂:鸟名,即子规,杜鹃。 2. 春阑:春天的末尾。 3. 红药:芍药花。 4. 西园:园林的美称。 5. 五云楼:楼阁之美称,此指位于平山的楼。 6. 玉成盘:月光照耀下的芍药花形如盘子般美丽。 7. 二十四桥:扬州的名胜之一,此处借指。
Christina (Jingyi)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以“啼莺怨”的拟人手法写芍药花的凋零,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无奈之情。接着以“谁道春阑”引出芍药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即将离去之际,欣赏芍药的独特魅力。最后两句通过描绘芍药的“浓淡晓妆”和独占西园的景象,表现出芍药花的旺盛生命力与傲然姿态。 下片前两句以“风叶万枝繁”写出芍药花的繁茂,并巧妙地将芍药花比作平山的形象,突显出芍药的高雅气质。接下来以“五云楼映玉成盘”描绘了芍药花的洁白如玉,表达了诗人对芍药花的喜爱与赞美。最后两句通过借问二十四桥下的明月,有谁倚靠着朱栏欣赏芍药,暗示了芍药花在月色下的美丽动人。 整首词通过对芍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感伤之情。
Christina (Jingyi)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浪淘沙(芍药)》是南宋词人韩元吉的一首咏物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75年,即宋孝宗淳熙二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对金国称臣纳贡,虽然保持了和平局面,但国内矛盾重重,百姓生活困苦。 韩元吉出生于书香世家,他的家族在韩国显赫一时。然而,随着金国的入侵,韩元吉的家族逐渐衰败,他本人也经历了家道中落的过程。因此,在创作这首词时,韩元吉或许正是在借咏叹芍药之美,来表达自己对家族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忧虑。 此外,韩元吉所在的南宋时期,文人墨客多喜欢以芍药为题进行创作,因为芍药象征着富贵、华丽,同时又具有淡雅之美,这与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不谋而合。因此,在这首《浪淘沙(芍药)》中,韩元吉也将芍药作为表达个人情感的象征,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hristina (Jingyi)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