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夜宿余家楼闻笛声)
薄云卷雨凉成阵。雨晴陡觉荷香润。波影淡塞星。水边镫火明。
白萍洲上路。几度来还去。彩枕恨茫茫。笛声依夜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薄薄的云朵伴随着雨水带来阵阵凉意,雨后忽然感觉到清新的荷香。湖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闪烁的星星。岸边灯光明亮。
走在白萍洲的路上,反反复复地来到这里又离开。枕头上绣着的彩色图案让人愁绪万千。夜晚的笛声悠长,寄托着无尽的思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薄云卷雨:形容雨后天空中的白云。
2. 凉成阵:指凉爽的空气一阵阵地吹来。
3. 陡觉:突然感觉到。
4. 荷香润:指清新的荷香。
5. 波影淡:水面上的波光粼粼。
6. 塞星:古代指戍楼上的灯光。
7. 水边镫火:水边的灯光。
8. 白萍洲:地名,这里泛指江南水乡。
9. 几度来还去:指多次来来往往。
10. 彩枕:古人认为彩色枕头能祛病驱邪。
11. 茫茫:模糊不清。
12. 依夜长:形容笛声在夜色中久久不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余家楼听笛声的经历和感受。上阕写天气的变化,从薄云卷雨到雨晴之后,荷花香气变得浓郁,以及水边的灯火闪烁,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下阕则通过“白萍洲上路”和“彩枕恨茫茫”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孤独、思念的情感。最后以“笛声依夜长”收尾,表现了夜晚漫长而寂静的氛围,也为整首词增添了深沉的感情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夜宿余家楼闻笛声》是南宋著名词人韩元吉的一首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南宋中期,即公元1150年左右。此时,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战乱频繁,百姓疾苦深重。在这种情况下,韩元吉以自己的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细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