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送王季夷)
西风吹暮雨。正碧树凉生,送君南浦。蝉声带残暑。满高林斜照,暝烟横渚。故乡路阻。更秋入、江城雁渡。怅天涯、几许闲愁,对酒共成羁旅。
休问功名何在,绿鬓吴霜,素衣尘土。离觞缓举。收玉箸,听金缕。叹凌云才调,乌丝阑上,省把清诗漫与。见洛阳、年少交游,倩君寄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风携带着傍晚的雨。正值绿树间清凉蔓延,为你在南岸送别。蝉声带着夏日的尾声。整个高树林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透过薄暮烟雾看到了水中小岛。家乡的道路遥远险阻,秋天更是让大雁向江城的更深处迁徙。忧心的漂泊在外,面对美酒和陌生人,只能暂时收起忧愁。别去打听所谓的功名了,黑发中掺杂的白发,素色的衣服已经蒙上了灰尘。慢慢举起告别的酒杯,听听那金色的曲调。惋惜那壮志凌云的风华正茂,看着乌黑的丝绸上的文字,是不是该把这首清词随便给个人看看?看到洛阳的那些年轻的朋友,希望你能帮我传达我的话。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吹暮雨:西风吹起傍晚的小雨。
2. 碧树凉生:绿色的树木带来清凉的感觉。
3. 送君南浦:在南浦这个地方为你送行。
4. 蝉声带残暑:蝉声带着夏日的余热。
5. 满高林斜照:阳光透过高高的树林洒下来。
6. 暝烟横渚:水边的烟雾弥漫。
7. 故乡路阻:回家的路途受阻。
8. 更秋入、江城雁渡:秋天到来,大雁从江城飞过。
9. 怅天涯、几许闲愁:惆怅地在天涯遥望,内心充满闲愁。
10. 对酒共成羁旅:一起喝酒打发旅途的时光。
11. 绿鬓吴霜:满头青丝染上白霜,表示年华老去。
12. 素衣尘土:白色的衣服沾染了尘土,表示奔波劳碌。
13. 离觞缓举:慢慢举起别离的酒杯。
14. 收玉箸:放下筷子。
15. 听金缕:聆听美妙的音乐。
16. 叹凌云才调:感慨壮志未酬的才华。
17. 乌丝阑上:在墨绿色的纸面上。
18. 省把清诗漫与:随意地写些诗歌给朋友。
19. 见洛阳、年少交游:见到洛阳的朋友。
20. 倩君寄语:请你在适当的时候转达我的问候。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寓愁于送的词作。开篇以"西风吹暮雨"渲染离别气氛,借"碧树凉生"写送别之情。"蝉声带残暑"暗示时光流逝,"满高林斜照,暝烟横渚"则描绘了暮色苍茫的江边景象。紧接着"故乡路阻。更秋入、江城雁渡",描述友人离别的背景和秋天的景色。之后"怅天涯、几许闲愁,对酒共成羁旅"表达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对友人的不舍。
下片"休问功名何在,绿鬓吴霜,素衣尘土"是对友人的劝勉,感叹岁月无情。"离觞缓举。收玉箸,听金缕"是说在分别的时刻,大家举杯话别。"叹凌云才调,乌丝阑上,省把清诗漫与"是赞美友人才华横溢,希望他能在今后的日子里挥毫泼墨,不浪费每一刻的光阴。最后"见洛阳、年少交游,倩君寄语",请友人代向洛阳的年少之交们传递问候。
全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的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鹤仙(送王季夷)》是南宋著名词人韩元吉的一首送别词。此词创作于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1174年前后。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已经稳固,经济逐渐繁荣,但对外仍受金国压迫,内有农民起义等问题。
韩元吉在淳熙年间经历了宦海浮沉,他在朝中担任官职,但在政治上并无太大建树。他的词风婉约柔美,以描绘生活琐事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在这首词中,他表达了对朋友王季夷的真挚友情,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瑞鹤仙(送王季夷)》一词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之间的交往及友谊,也表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