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细雨弄中秋
细雨弄中秋。雨歇烟霄玉镜流。唤起佳人横玉笛,凝眸。收拾风光上小楼。
烂醉拚扶头。明日阴晴且漫愁。二十四桥何处是,悠悠。忍对嫦娥说旧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雨轻轻拂过,装点着寂静的中秋。雨停之后,天空如洗,明月如水,渐渐显现出来。叫醒了那吹笛的美人,她正凝神望着窗外美丽的夜色。美景引人不禁想登上高楼。
沉醉于这美景,任凭晚风微微地拂过脸庞。无论明天天气如何,也不必去忧虑烦恼。只是想起扬州的那座二十四桥如今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惆怅。面对天上的嫦娥,真不忍心告诉她曾经的那些美好时光已不再。

去完善
释义
1. 南乡子:词牌名。
2. 韩元吉:南宋词人。
3. 细雨弄中秋:指在中秋时节的细雨中度过。
4. 雨歇:雨停。
5. 烟霄:云雾弥漫的天空。
6. 玉镜:此处指明月。
7. 唤起佳人横玉笛:呼唤美人吹奏玉笛。
8. 凝眸:目不转睛地看。
9. 收拾风光上小楼:指欣赏美好景色登上小楼。
10. 拚扶头:尽情畅饮。
11. 明日阴晴且漫愁:明天的天气是好是坏,不必过于担忧。
12. 二十四桥:扬州的一处景点。
13. 悠悠:漫长。
14. 忍对嫦娥说旧游:不忍心面对月亮回想过去的旅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南乡子·细雨弄中秋》词中,韩元吉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佳节的景象。开篇的“细雨弄中秋”展示了江南水乡的中秋韵味,仿佛一幅水墨画在眼前展开。紧接着“雨歇烟霄玉镜流”一句,描述了雨停后的天空如洗,月亮如同明镜般高悬,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唤起佳人横玉笛,凝眸。收拾风光上小楼”则描绘了楼上的佳人吹奏着玉笛,眼神专注地欣赏着这美好的夜景。最后三句“烂醉拚扶头,明日阴晴且漫愁。二十四桥何处是,悠悠。忍对嫦娥说旧游。”则是借酒消愁之意,感叹时光流逝,过去的美好已难寻。整首词以景写情,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回味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乡子·细雨弄中秋》是南宋文学家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179年左右,此时韩元吉正值壮盛之年,担任江西漕司(管理水运的官员)一职。他刚正不阿,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这从他早年的作品和一生事迹都可以看出。
在南宋时期,金兵对江南地区的侵略活动日益加剧,南宋政权岌岌可危。但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斗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韩元吉写下了一系列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
《南乡子·细雨弄中秋》这首词描绘了中秋节时细雨蒙蒙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其中,“天上雨霖铃”一句借用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细雨如丝的秋天景象。而“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则反映了词人人生旅途的沧桑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