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衡岳三首 其一

标题包含
登衡岳三首 其一
膻羊腥犬沸中原,五岳之中四岳昏。 节义衡山独不辱,万年千载戴明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阮,字南卿,号义丰,又号无功居士。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学者,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参加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膻羊腥犬在中原沸腾,五岳中的四岳陷入黑暗。 唯有衡山坚守节义,永远不会被玷污,万世千秋传颂着它的光辉。
去完善
释义
《登衡岳三首·其一》是南宋诗人王阮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膻羊腥犬:膻羊指以羊肉为主食的北方民族;腥犬指以狗为图腾的北方民族。这里借指当时侵扰南宋的中原金国。 2. 中原:中国的中部地区,泛指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4. 四岳昏:指除了衡山之外的其余四岳在当时战乱中陷落,失去了光辉。 5. 节义:气节和道义。 6. 衡山:位于今湖南衡阳境内的南岳,是中国五岳之一。 7. 不辱:不被玷污、不受屈辱的意思。 8. 万年千载:长久的年代。 9. 戴:承受、领受。 10. 明恩:光明之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登衡岳三首 其一》以五岳中的其他四岳(泰山、华山、恒山、嵩山)的沉沦昏暗为背景,反衬出衡山的巍峨独立和高洁品质。诗人以“膻羊腥犬”比喻中原地区的污浊混乱,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深深忧虑和批判。同时,他通过赞美衡山的“节义”,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在诗人心中,衡山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永恒的光辉和不朽的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衡岳三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王阮在公元1187年左右创作的组诗之一。这组诗表达了王阮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衡岳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这个时期,王阮的人生际遇并不平坦。他在南宋初期就积极参与抗金斗争,但始终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晚年,他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生活。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关注。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相当复杂。南宋时期,金国不断南下侵扰,给南方地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和平的生活。然而,南宋朝廷却屡屡议和,使得金国更加嚣张跋扈。在这种背景下,许多爱国文人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