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陈弥高惠诗次韵言谢一首

标题包含
陈弥高惠诗次韵言谢一首
南来日日访人才,始得清诗副所怀。 我计已成桴入海,君行初似橘逾淮。 十年旅梦思乘兴,千里征尘忽及阶。 见说又为勋业去,独能无意侣洪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阮,字南卿,号义丰,又号无功居士。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学者,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参加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南方探访贤才每天忙碌,终于得到一首诗意盎然的诗篇。 我的计划已经制定出海图,你的行程才刚刚开始越过淮河。 十年来旅行的梦想总是趁兴而行,千里的征程突然来到门前。 听说你又为了功业而离去,独自一人不能毫无兴致地与神仙为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清诗:这里指陈弥高赠送给王阮的诗篇。 2. 副所怀:符合我的期望。副,符合;所怀,心里期望的。 3. 我计已成桴入海:意思是王阮已经决定离开故乡前往海边了。计,计划;成桴,指准备好渡海的船只。 4. 君行初似橘逾淮:比喻陈弥高离开故乡开始远行,如同橘子越过淮河一般。橘逾淮,典故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描述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味道甜美,一旦移栽到淮河以北就变得苦涩。这里用来象征美好事物的失真。 5. 十年旅梦思乘兴:王阮感叹过去十年里漂泊不定的生活让他常常思念兴起之时。旅梦,旅人的梦;乘兴,趁着兴致。 6. 千里征尘忽及阶:形容王阮一路奔波而来,忽然就到达了陈弥高的家门。征尘,旅途上的尘埃;及阶,登上台阶,抵达家门。 7. 见说又为勋业去:听说陈弥高又要为了功名而离去。见说,听说的意思;勋业,功绩事业。 8. 独能无意侣洪崖:唯有自己能够不去追随陈弥高那样追求功名的人。独能,唯有自己能;无意,没有意愿;侣,伴侣,此处指追随者;洪崖,神话中的仙境,此处以洪崖隐喻名利场。
去完善
赏析
王阮的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陈弥高的朋友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赞美和感激之情。首联写作者在南来寻找人才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如陈弥高这样的才子;颔联则通过比喻表现作者的抱负和陈弥高的高尚品质;颈联感叹分别匆匆,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尾联则是想象友人即将离去,希望自己能够和友人在一起共事。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才华的欣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陈弥高惠诗次韵言谢一首》是南宋诗人王阮在公元1200年左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正值南宋时期,当时宋朝国力日渐衰弱,外患内忧严重。 在这个特殊时期,王阮作为一名士人,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失利,这使他更加关注国家兴亡。然而,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许多文人都与他交好。其中,陈弥高就是他的好友之一。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陈弥高送了一首诗给王阮。这首诗表达了陈弥高对王阮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王阮收到这首诗后,深受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陈弥高惠诗次韵言谢一首》来回赠陈弥高。 在这首诗中,王阮表达了对陈弥高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改变国家的命运。这首诗展示了王阮作为一位文人志士,在国家危难时刻所展现出的责任和担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