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一首
已无功业上凌烟,且泛扁舟逐计然。
自喜兹游胜平日,不知今夕是何年。
横空蝃蝀聊欹枕,满袖婵娟永共船。
同社贤豪多载酒,坐添清兴浩无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已不再追求功名,驾着小船去追寻道家的理想。
喜欢这次旅行胜过平凡的日子,但不知如今是哪个年份。
天空中出现彩虹仿佛倚在枕头上,美丽的景色陪伴我们永远。
一起旅行的朋友们带来美酒,增添无尽的诗意。
去完善
释义
1. "凌烟":指凌烟阁,是唐太宗为纪念开国功臣而建的阁楼。这里喻指取得功名。
2. "扁舟":小舟。
3. "计然":春秋时期的著名谋士,擅长经济学问。这里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像计然一样随水漂流,随遇而安。
4. "兹游":此次游历。
5. "横空蝃蝀":即横空彩虹。
6. "婵娟":美好的人或事物,此处借指月色。
7. "满袖婵娟":形容衣袖间满是月色,表达对月色的喜爱。
8. "同社贤豪":一起游玩的亲朋好友。
9. "载酒":带着酒出游。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再用前韵一首》表达了作者对功业的摒弃和超脱世俗的态度。首句“已无功业上凌烟”中,作者表示自己并不追求所谓的功名成就,这与第二句的“且泛扁舟逐计然”相呼应,表明了诗人决定抛开世事,追求隐逸生活的态度。第三、四句则表达出在悠闲生活中作者浑然忘我,早已忘却时间流逝,体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悠然心境。
接下来,第五、六句“横空螮蝀聊欹枕,满袖婵娟永共船”描绘出壮丽的夜空景色,诗人躺在船上,欣赏着银河般的彩虹,闻着满袖的馨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同社贤豪多载酒,坐添清兴浩无边”,则表现了作者与友人欢聚一堂,饮酒赋诗的快乐情景,将整首诗的气氛推向高潮,凸显了诗人崇尚恬静自然的个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用前韵一首》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阮于公元1167年创作的。
在创作这首诗时,王阮正处于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充满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的时期。金国入侵,北宋灭亡,南宋政权被迫南迁,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一方面承受着国破家亡的悲痛,另一方面又深感收复失地、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他们的诗歌作品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王阮本人也曾积极参与抗金事业,担任过地方官吏,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受到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作品中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这首《再用前韵一首》中,王阮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感悟和精神追求。通过运用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理想的执着。这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成为了南宋诗歌中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