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封洪辩用明察院韵
绣衣御史有前闻,衲子禅师亦好文。
出禀圣谟苏瘵俗,坐持诗律战魔军。
访寻水石闲招隠,际会风云偶策勋。
喧寂两忘归一致,此心何处不超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绣花衣裳的皇家监察官曾有过显赫名声,苦行僧人们也是文化人。
出自宫廷接受圣上的教化挽救风俗,端坐禅定用诗歌的规律与妖魔斗争。
探访寻找山水间闲适的隐居生活,在风云际会中偶然立下功勋。
喧闹与寂静都遗忘共同回归一致性,这心境哪里不能超群呢?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和上封洪辩用明察院韵》中,胡寅巧妙地运用了诗词的技巧和语言艺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又充满哲理的画卷。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绣衣御史(指洪辩)的智慧与才华,以及他们为了净化社会风气而做出的努力。
首先,诗人通过“绣衣御史有前闻”这一句,表达了洪辩作为官员的名声和声誉。紧接着,诗人又以“衲子禅师亦好文”来形容洪辩在佛学领域的造诣。这两句构成了整首诗的基调,展示出了洪辩在政治和宗教两个领域的杰出成就。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胡寅继续表达了对洪辩的敬仰之情。他提到洪辩听从皇帝的教诲,致力于改善民间疾苦;同时,他还精通诗歌韵律,犹如战士一般战胜邪恶势力。这里,诗人将洪辩的形象塑造得非常高大,展示了他在政治和文艺方面的卓越才能。
接下来,诗人又以“访寻水石闲招隠,际会风云偶策勋”两句来描绘洪辩的生活态度和工作精神。他一方面向往着山水间的宁静生活,另一方面又能在风云际会之际为国家建功立业。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使洪辩显得与众不同,也使他更加令人敬佩。
最后,胡寅以“喧寂两忘归一致,此心何处不超群”作为全诗的结尾。他表达了洪辩在面对世俗喧嚣与内心宁静时的坚定立场,以及他那超越凡尘的精神追求。在这里,诗人再次强调了洪辩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才情,使我们对这位伟大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上封洪辩用明察院韵》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胡寅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85年左右,正值南宋孝宗淳熙年间。
胡寅在此时期正经历着人生的重大变故。他的父亲胡安国因政治斗争被贬官至永州,不久后病逝于永州。胡寅受到父亲的影响,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政治腐败深感痛心,于是他写下这首诗歌,以表达对朝廷的不满和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金兵南侵的威胁之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朽,民不聊生。胡寅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对这种现状感到忧虑和愤懑。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以及对朝廷的不满。
综上所述,《和上封洪辩用明察院韵》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间,胡寅在这个时期经历了父亲去世的重大变故,同时面对南宋朝廷的腐朽和社会的不公,他深感忧虑和愤懑。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