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
关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鬓始相逢。天地变化县城改,
洛阳居守寄酂侯,君著貂冠参运筹。高阁连云骑省夜,
云分雨散十五年,始得一笑樽酒前。未遑少留骤远别,
赖君赠我郢中曲,别后相思被管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关西小吏皆为稚嫩容颜,头发花白的我们才刚相见。天地变换县城也改变面貌,
洛阳郡守一职由酂侯代理,您戴上貂冠参与筹划部署。高阁直耸云端,骑省之夜如诗如画,
云水分开,雨雾飘散,相隔了整整十五年,才得以在杯酒间欢笑。还没来得及多停留就匆匆别离,
感谢您送我的《楚辞》诗篇,离别后的思念寄托在管弦乐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关西:古代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即今陕西一带。
2. 仕时:做官的时候。
3. 稚容:稚嫩的面容,这里比喻年轻时的模样。
4. 彪彪之鬓:头发斑白的样子。
5. 始相逢:初次相遇。
6. 天地变化县城改:形容世事变迁。
7. 洛阳居守:洛阳地区的长官。
8. 酂侯:古代封号为酂侯的官员。
9. 著貂冠:戴貂皮帽子,古代显贵者的装饰。
10. 高阁连云骑省夜:高楼耸立,直入云霄,夜间还在办公。
11. 云分雨散:比喻离别。
12. 始得一笑樽酒前:终于在喝酒前得到了欢笑。
13. 未遑少留:没有足够的时间停留。
14. 骤远别:突然间远离分别。
15. 赖君赠我郢中曲:依赖您送给我美妙的音乐作品。
16. 别后相思被管弦:分别后通过音乐寄托我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是唐代诗人独孤及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王八谏议的深厚友谊,表达了两人久别重逢的喜悦和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联“关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鬓始相逢”,描述了诗人和王八谏议年轻时一起在关西做官的场景。这里的“彪彪之鬓”指的是头发斑白,象征着岁月的沧桑。两位老友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终于得以重逢,彼此都有了白发苍苍的容颜。
颔联“天地变化县城改,洛阳居守寄酂侯”,描述了世事变迁,洛阳城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诗人以“酂侯”比喻王八谏议,表现出他对友人的尊重。
颈联“高阁连云骑省夜,云分雨散十五年”,描述了两人在高楼上共度的一夜。这里的高阁、云、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气氛。十五年过去了,两人终于再次相聚,共享这难得的欢乐时光。
尾联“未遑少留骤远别,赖君赠我郢中曲,别后相思被管弦”,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虽然短暂的重逢很快又要面临分别,但幸运的是,友人送给他一首美妙的曲子,让他在离别后的日子里,可以通过音乐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是唐代诗人独孤及所作。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繁荣盛世,然而也预示着后来的安史之乱。
独孤及曾入仕为官,却因直言不讳、不愿媚俗而屡遭贬谪。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独孤及正身处贬谪之地濠州,远离朝堂。尽管在政治生活中遭遇挫折,但他在文学创作上却取得了显著成就,作品具有深厚的道德内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当时的唐朝社会表面上繁荣昌盛,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政治腐败、军事懈怠等问题,为后来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隐患。独孤及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问题,并在其诗作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