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间戏题
云在青山自往还,鹤穿云外上青天。
云来鹤去不相试,两个无心莫结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云彩在青山中自由地飘荡,仙鹤穿破云层飞向蓝天。
当云彩飘来和仙鹤飞去时,它们并未互相打扰,因为两者都没有任何意图去建立联系。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谢枋得:南宋末年诗人,文学家,爱国者。
2. 云在青山自往还:“往还”指来往于家与外界之间。此句意为云朵在青山之间自由地来来往往。
3. 鹤穿云外上青天:这句形容仙鹤穿过云端飞向天空的景象。
4. 云来鹤去不相试:这句表示云朵和仙鹤并无相互尝试接触的意思。
5. 两个无心莫结缘:诗人把云和鹤比作两个无心的存在,无法结下缘分。
去完善
赏析
《窗间戏题》是南宋诗人谢枋得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云和鹤作为比喻,表达了超脱世俗、无为而治的思想。
首先,诗人描绘了青山水中的白云自由往来的景象,以及鹤穿越云端直上青天的画面。这里,云和鹤都是自由自在的象征,表现了诗人的超脱与潇洒。同时,“鹤穿云外上青天”一句也传达了诗人追求高远境界的意愿。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到云和鹤各自独立,互不干扰。这里的“云来鹤去不相试,两个无心莫结缘”表达了诗人对事物之间保持距离、互不干扰的态度。“莫结缘”意味着诗人主张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顺其自然地生活,不必强求外界事物的联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云和鹤的形象,传达了诗人追求自在、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他主张无争无扰、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一种出世的思想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窗间戏题》是南宋诗人谢枋得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60年至1279年之间。此时,南宋正面临着蒙古帝国的大举入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个特殊时期,谢枋得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曾任官员,后因不满权臣贾似道误国而辞官归隐。在蒙古大军压境之际,谢枋得再次出山,积极参与抗蒙斗争。然而,由于南宋朝廷的腐败和软弱,抗蒙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南宋灭亡,谢枋得被迫流亡。
在这个时期,谢枋得见证了国家的衰落和人民的不幸,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愤懑。这首《窗间戏题》便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窗前草木的生长变化,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国家命运的悲惨和无法挽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