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要知今日谢枋得,便是当年许月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谢枋得: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上饶市)人。曾官至枢密院编修官,后因反对贾似道投降政策被贬谪。宋亡后不仕元朝,隐居闽中(今福建地区),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赴燕京就义。著有《叠山集》等。
2. 许月卿: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圭甫,婺源(今属江西上饶市)人。历任江州教授、国子监祭酒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他主张“学以致用”,强调实践。有《论语解》、《老子解》、《晦菴先生中庸或问》等著作传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句》,实际上是一首具有浓厚历史背景和情感抒发的诗歌。诗中提到了两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谢枋得和许月卿。谢枋得是南宋末年的文人,以抗元闻名;许月卿则是元朝初年的隐士。
诗人以此二人为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与气节的坚守。将谢枋得比作自己,意在表明自己也如谢枋得一样勇敢、正直,即使在危难之时也不会改变信念。同时,提到许月卿则是对这位在异族统治下选择隐居的文人表示敬意,但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因为许月卿在面对外族侵略时并未奋起抵抗。
整首诗通过对比这两位历史人物,展示了诗人坚贞不屈的品质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是南宋诗人谢枋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暮年独居山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南宋晚期,谢枋得身处乱世,一生漂泊不定。他曾参加抗金斗争,后来被贬谪到福建一带。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诗人晚年退居山林,过着隐居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那个时代,南宋正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国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诗人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苦难深感忧虑。然而,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并未得到当权者的重视,反而遭到排挤和迫害。在这种情况下,诗人选择了离开繁华的都市,回归自然,寻求心灵的慰藉。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径穿桃李”来形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纷扰的决心。同时,他以“山深云满屋”的形象描绘出自己生活的环境,表达了对宁静、恬淡生活的向往。诗人还以“莫笑老无伴”传达了自己的孤独感,以及对自己故乡的思念之情。总之,这首诗是谢枋得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时代的深刻观察,表达出的一位文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