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张四居士为僧敢献善颂
天台罗汉形模,也学丹霞刬草。
少年大振宗风,好个五山长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天台:浙江天台山。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2. 罗汉:梵语"阿罗汉"的省称,即小乘佛教修行达到最高果位的僧人。
3. 丹霞:指丹霞山,位于今广东省仁化县东北,唐代开山建寺,为中国佛教禅宗六大祖庭之一。
4. 刬草:削发为僧的意思。剗,古同"铲"。
5. 少年:年轻时的意思。
6. 大振:大力振兴、发扬。
7. 宗风:某一宗派的风气。
8. 五山:五代时所建的五大禅院,指南岳衡山南岳庙、嵩山少林寺、庐山西林寺、山西五台山显通寺、太行山长安万寿寺。这里泛指名山古刹。
9. 长老:对僧人的尊称,通常指年岁较高、地位较高的僧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颂友人张四居士的诗。诗中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张四居士的风采和气度。“天台罗汉形模”,意为张四居士具有天台罗汉般的形貌和气质;“也学丹霞刬草”,是说张四居士效仿丹霞长老的修行精神,坚定地向佛学道路迈进。“少年大振宗风”,赞美了张四居士年轻有为,勇敢地承担起弘扬佛法的重任;“好个五山长老”,是对张四居士的最高赞誉,表达了诗人对他敬仰之情。全诗通过对张四居士的赞扬,传达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吾友张四居士为僧敢献善颂》是南宋爱国诗人谢枋得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末年,也就是公元1264年至1279年之间。这一时期,宋朝正面临着蒙古帝国的强大压力,内外交困,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一段历史时期中,谢枋得的人生际遇也颇不平凡。他曾担任南宋的官员,后因抗蒙失败而被俘,后来逃出囚禁,成为一位流亡者。他在流亡期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张四居士相互支持,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
在这一时期的背景下,谢枋得和张四居士都深感国家的危机和民族的命运,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生存作出贡献。因此,张四居士选择出家为僧,以弘扬佛法、劝善惩恶为己任;而谢枋得则坚持文学创作,以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首《吾友张四居士为僧敢献善颂》正是谢枋得在这特殊时期对朋友崇高信仰的赞美和寄托哀思的抒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