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忠贤祠

标题包含
忠贤祠
正气冲融自一家,宦情儒墨共根芽。 身因世故归民社,道为时谋重圣涯。 千古寒光流夜月,满天余彩漾晴霞。 殷勤瞻拜诸公侧,送尽长林几晚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正直气节融为一体,官员与文人皆有儒雅气质。 因世事无常回归民间,道义在时代洪流中备受重视。 夜色中千载寒光流转如月,晴空下漫天余辉映照晚霞。 恭敬地在诸位英灵旁拜谒,目送长林中的几只晚归乌鸦。
去完善
释义
《忠贤祠》:本诗描述了诗人对于忠臣良将的敬仰之情以及忠臣良将在国家中的作用。 1. 冲融:指的是性格刚烈而真诚。 2. 宦情:指官员的情感。 3. 儒墨:这里指的是儒家的传统。 4. 民社:指的是民间的社会事务。 5. 道:指道德。 6. 圣涯:指的是帝王之位的边缘。 7. 寒光:这里形容的是历史的沧桑感。 8. 晴霞:指的是晴天时的彩霞。 9. 长林:指的是树林。 10. 晚鸦:指的是傍晚归巢的乌鸦。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忠贤祠》是南宋诗人谢枋得的一首抒怀之作,通过对祠中人物的赞美和对世事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和历史使命感。首联以“正气冲融”来形容祠中人物的品质和精神风貌,揭示了他们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密切联系;颔联则通过对比身世和道义的关系,揭示出作者身处乱世而心系国家的责任感;颈联则描绘了祠中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尾联以送别晚鸦的画面收尾,既体现了祠周围的景色,又象征了作者对过去历史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品、学识和胸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忠贤祠》是南宋诗人谢枋得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忠诚、贤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首先,我们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宋金对抗的时期,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诗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诗人在这段时间里的人生际遇。谢枋得曾担任地方官职,因坚持抗战而被革职。后来,他投身于抗金斗争,并因为战功卓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他在宫廷斗争中受到了排挤,最终被迫辞官回乡。 在了解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人在目睹了国家危亡和社会黑暗之后,希望通过歌颂忠诚、贤明的品质,唤起人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