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何古梅学医

标题包含
赠何古梅学医
永州何仙药最灵,神丸能溃邕州城。 广西两道再清平,百万赤子荷更生。 笙鹤一去三百年,东南忽变为腥膻。 为血为肉生灵苦,在者疮痍何日痊。 上界真人有同性,不学神仙学孔孟。 有术医国无人知,要为吾民救微命。 察脉肥瘠韩子精,论疾阴阳子产明。 神功端不让思邈,古道依然如宋清。 得钱卖药少取利,无钱乞药喜舍施。 好客来时入酒垆,无朋终日阅书市。 忆昔民生三皇前,下寿无疾享百年。 神人妙用不可见,本草灵素犹有传。 古云医不通三书,世上断不服其药。 如君胸中有炎黄,冷笑三书尽糟粕。 我闻上帝最好生,活人功多朝玉京。 请看岐叟至陶葛,神仙多是良医成。 东南干戈二十秋,人无贫富眉长愁。 千人幸有一人在,到处呻吟无歌讴。 遗黎若要家平康,但愿良医自天降。 不龟手药有灵时,好看良医作良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永州有何仙药最有效,神奇药丸能摧毁邕州城。 广西两地再次安定和平,百万百姓重新获得生机。 三位仙人离去已有三百年,东南方突然变为腥风血雨之地。 为了血肉之躯的生灵受苦,如今的创伤何时才能痊愈。 天上的仙人也有共同的愿望,他们不是学习成仙而是学习孔孟之道。 有些救治国家的妙法却没有人知道,要为我的人民抢救回微弱的性命。 检查脉搏判断病情如同韩愈般精确,讨论病因分析病势如同子产般明快。 神奇的医术效果不输孙思邈,遵循古道如同宋清行医一般。 有金钱买药就少收取利润,没有金钱看病就欢喜布施药物。 喜欢交友的时候就去酒店相聚,没有朋友的时候就整日阅读书籍。 回想起过去的百姓生活,寿命无疾可达百年。 神人的奇妙应用无法看见,只有本草和灵素流传至今。 古人说,不懂三种医学书籍的医生,世人不会信服他的医术。 如果你的心中有了炎黄二帝的医术精髓,你会冷笑三种书都是垃圾。 我听说天帝最喜欢拯救生命,那些救活很多人的人可以朝见玉京。 看那岐伯、陶弘景、葛洪等人,许多神仙都是从良医修成的。 东南方战事已过去二十年,无论贫富人们都眉梢挂愁。 千人之中如果有一个人有能力,四处都是病人的哀嚎声。 遗留的人民如果想要家园安宁,只愿有良医从天而降。 希望那个治愈冻疮的手药能显灵,然后看着良医成为良相。
去完善
释义
1. 永州:现湖南省的永州市,与湖南南部、广西北部接壤。 2. 邕州: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国西南部的重要城市。 3. 广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地区。 4. 笙鹤:此处指代仙人或道士。 5. 腥膻:此处意为沾染血腥气味或思想。 6. 疮痍:身体因受伤而出现的瘢痕。 7. 上界真人:古代对修道成仙的人的尊称。 8. 孔孟:孔子和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9. 韩子:即韩愈,唐朝文学家、政治家,擅长写作古文。 10.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公孙侨的字。 11. 思邈: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 12. 宋清:西汉末年长安名医,医术精湛且医者仁心。 13. 本草灵素:指中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 14. 三书:指《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 15. 岐叟:岐伯,传说为黄帝的大臣,被誉为“中华医学鼻祖”。 16. 陶葛:东晋名医葛洪和其弟子陶弘景。 17. 朝玉京:道教传说中的仙境。 18. 不龟手药:语出《庄子·逍遥游》,意指使手足不冻裂的药物。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何古梅医术高明的诗,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百姓福祉的关切。诗人通过对何古梅医术的高度评价,强调了他在治疗病患、改善民生方面的贡献。诗人认为,医术高明之人应像何古梅一样关注国家百姓的疾苦,拯救生命,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许多中医和历史的典故,使得诗歌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何古梅学医》是南宋末年著名诗人、政治家谢枋得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65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蒙古帝国对南宋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谢枋得在这个时期经历了曲折的人生际遇。他曾担任南宋的官员,后因对时政不满而辞官回乡。在蒙古军队入侵时,他组织义军抵抗,失败后被俘,后来成功逃脱,流亡民间。在这段时间里,他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也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开始学习医术。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是,南宋末年,由于战争频繁,瘟疫流行,人们对医学的需求非常大。同时,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比较重视医学,许多士大夫都愿意学习医术以救人民于水火。在这种背景下,谢枋得开始学习医术,并写下这首《赠何古梅学医》,表达他对医学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