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浦夜雪怀季扬
季扬欲我来山阴,季思欲我归严陵。严陵山阴两无住,来去于我如浮云。飞雪漫漫浙江暮,朔风吹船渔浦渡。咫尺不到兴有馀,底须夜出山阴路。东华尘土缁人衣,顾瞻禹穴何巍巍。克艰一言万世师,季扬季扬何时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季扬希望我能去山阴,季思希望我回严陵。但严陵和山阴对我来说都没有住所,来来去去就像浮云一样。飘飞的雪在浙江省的傍晚时分漫天飞舞,寒冷的北风吹着渔船在渔浦渡口漂泊。虽然近在咫尺却仍然兴致勃勃,何必在夜晚还要踏上山阴的路呢?东华山尘土飞扬弄脏了人的衣服,回头看到禹穴是多么的壮丽。克服困难的话可以成为万世的导师,季扬啊,季扬啊,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去完善
释义
《渔浦夜雪怀季扬》注释:
1. 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这里代指绍兴地区。
2. 严陵:即今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一带。
3. 浙江:浙江省境内的钱塘江。
4. 渔浦:位于浙江省上虞市南部。
5. 底须:不必。
6. 东华: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7. 顾瞻禹穴何巍巍:顾瞻,回头看;禹穴,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相传大禹葬于此地;巍巍,形容高大的样子。
8. 克艰:克服困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钱时借景抒情的作品,通过对严陵和山阴两个地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季扬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飞雪漫漫浙江暮,朔风吹船渔浦渡”描绘了江南渔浦冬夜的雪景,为诗人的抒情提供了背景。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以自己为主线,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最后两句则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季扬早日回归的期许。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渔浦夜雪怀季扬》是南宋著名诗人钱时的作品。钱时(1178-1244),字子是,号鹤林,浙江临安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年轻时便已成名。然而,钱时在官场生涯中并未得到重用,官至奉议郎,后因得罪权贵被贬谪。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此时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外部金国入侵,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钱时深感国家危机,积极参政议政,忧国忧民,致力于改革。然而,他的努力并未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反而因直言敢谏触怒权贵而被排挤。
在这首诗中,钱时表达了对朋友季扬的思念之情。“渔浦夜雪”描绘了江南水乡美丽的雪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而“怀季扬”则表现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通过对故乡和友情的赞美,钱时传达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