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洪文父问仁二首 其二
自心自过自知非,痛刬根芽事眇微。
个里工夫真切己,百年覊旅一朝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自心自过自知非":指内心对自己的过错有清晰的认识并承认错误。其中“自心”指自己内心的想法或行为;“自过”指的是自己的错误、过失;“自知非”意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承认自己犯了错。
2. "痛刬根芽事眇微":意思是深刻地反思并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其中“痛刬”表示彻底地根除;“根芽”比喻问题的根源;“事眇微”指的是即使再小的问题也要认真对待,不可轻视。
3. "个里工夫真切己":意指内心修养的功夫要真实可靠。其中“个里”这里是指内心深处;“工夫”指下功夫、努力;“真切己”表示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内心世界,真诚面对自己。
4. "百年羇旅一朝归":表达人生哲理,意味着人生百年间无论遭遇多少困难挫折,都要坚守信念,保持一颗坚定的心,最终实现心灵的回归。其中“百年羇旅”象征人生的曲折历程;“一朝归”意味着经过长久的努力和坚持,最终会找到内心的归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答洪文父问仁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钱时的作品。诗歌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改过自新的精神,以及追求内心真实的境界。以下是赏析:
诗的开篇,钱时以“自心自过自知非”表达了自己的反思与自我纠正的决心。诗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勇敢地面对问题,表现出崇高的道德品质。而“痛刬根芽事眇微”则意味着诗人愿意彻底改正错误,将错误的根源连根拔起。这种决心和力量令人敬佩。
接下来,“个里工夫真切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真诚修行的追求。通过内在的努力,诗人希望能够达到一种真实、纯粹的境地。这种境界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让诗人感受到心灵上的慰藉。
最后,“百年覊旅一朝归”描绘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他将人生的旅程比作羁旅,表明人生短暂,一切终将归于虚无。诗人寄望于内心的修行,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个人价值,最终获得心灵的解脱。
总之,这首诗展示了诗人钱时的自省精神和人格魅力,以及对真实内心的执着追求。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南宋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答洪文父问仁二首 其二》是南宋著名学者钱时所作。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65年至1240年之间,这是南宋中期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间里,钱时的个人经历丰富,他致力于学术研究,努力推动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位知名学者。
这个时代背景方面,南宋中期正处于金、宋对峙的时期,政治局势复杂多变。虽然南宋朝廷在岳飞、辛弃疾等爱国将领的努力下,抵抗住了金的侵略,但由于腐败严重、民生疾苦等因素,南宋仍然面临严重的内外压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钱时深感忧患意识,他在诗中表达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民众生活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