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有送大本渊明菊者成长句

标题包含
有送大本渊明菊者成长句
丹叶萧萧秋肃肃,有人来献渊明菊。 渊明千古自高风,岁岁寒花照空谷。 金钿圆簇玉葳蕤,怳然彭泽归来时。 归来可是知几早,不肯为米归犹迟。 老夫家住深山里,彭泽知它在何许。 本不曾出不须归,冷面相看但欢喜。 况此妙绝难可名,不识何者为渊明。 与客遶花行复坐,一声幽鸟花前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时(1008-1064年),字子厚,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钱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嘉祐二年(1057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丹叶在秋天的肃风中纷纷凋落,有人带来了献给陶渊明的菊花。陶渊明千古以来都有着高尚的品质,每年的寒花在空旷的山谷中盛开。这些如黄金般璀璨、玉般茂盛的菊花,恍然间仿佛是彭泽归来的陶渊明本人。他那么早就知道了时机,却迟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我家住在深山的深处,不知彭泽究竟在哪里。其实我没出去过也不需要回去,只是以冷眼旁观的态度看着大家欢欢喜喜。更何况这美妙的景色难以言表,我竟不辨何为陶渊明。我和客人们绕着花儿行走又坐下来,忽然有一只幽静的鸟儿从花前飞过。
去完善
释义
1. 萧萧:草木摇落声,这里形容菊花叶子在秋天里的状态。 2. 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以菊为主题的作品尤为脍炙人口,此处借指菊花。 3. 金钿:金制的首饰,这里用来比喻菊花的形状。 4. 玉葳蕤:玉一般的花朵,形容菊花的美丽。 5. 怳然:恍惚的样子,这里描述陶潜见到菊花时的感受。 6. 彭泽:陶渊明的故乡,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 7. 老夫:诗人的自称,表示自己已年长。 8. 何许:何处,哪里。 9. 不识何者为渊明:不知道谁是陶渊明,即对菊花的赞美。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陶渊明和菊花的高洁诗词。诗中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氛围,诗人收到了一盆菊花,以此缅怀陶渊明的崇高精神。金黄色的菊花盛开在空旷的山谷之中,正如陶渊明高尚的品质,傲然挺立。诗人化身为陶渊明,想象自己正从彭泽归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清醒认知和坚定意志。尽管诗人住在深山里,远离世俗,但仍为陶渊明的风骨所感动,欣赏菊花之美。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渊明、菊花、山谷、彭泽、客人和幽鸟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画卷,表达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有送大本渊明菊者成长句》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钱时所作,创作于1165年至1173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钱时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崇敬和对菊花品格的赞美。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他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钱时在此借用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此外,钱时的诗中还包含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隐居生活,以逃避现实的不公和压迫。钱时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他在诗中以陶渊明的形象自喻,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