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所睡起偶成书呈谢守之
万竹中通两牖虚,红尘炎暑不关渠。
幽人日用底难办,一榻午风清有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竹林中的通道两侧有两扇窗子,红红的尘世间的热浪无法侵入到这里。在幽静的环境中,人们日常生活的困难似乎都得到了缓解,一张床铺上吹来阵阵微风,让人感觉清爽宜人。
去完善
释义
1. 竹所:指竹林中的一处住处;
2. 睡起:醒来;
3. 偶成:偶尔写成;
4. 书:书信;
5. 呈:给……看;
6. 谢守之:一位名叫谢守的人;
7. 万竹中:在众多的竹子中间;
8. 通两牖虚:窗户敞开,显得空灵;
9. 红尘:指繁华的尘世;
10. 炎暑:炎热的夏天;
11. 不关渠:与它们无关;
12. 幽人:指隐逸之人,这里作者自指;
13. 日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14. 底难办:很难应付;
15. 一榻:一张床;
16. 午风:中午的风;
17. 清有余:清爽宜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诗人以“万竹中通两牖虚”开篇,展现了竹林清幽、宁静的环境。在这里,“万竹”象征着隐居者的纯洁和坚定,“两牖虚”则暗示了与世隔绝的隐士生活。接下来,诗人用“红尘炎暑不关渠”表达了自己与世俗的隔阂和对炎热夏天的无所畏惧。这表明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间纷扰的厌恶。
“幽人日用底难办”这句是说,虽然生活环境美好,但隐居者的生活日常并不容易。他们需要面对自给自足的挑战,而在这种情况下,午后的清风成为了诗人的慰藉。因此,“一榻午风清有余”描绘出了诗人享受这片刻宁静的美好画面。整首诗通过赞美竹子、自然和宁静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心灵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