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即事
晚行丛竹下,群雀忽惊飞。
一笑为回首,拈花上翠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在竹林中漫步,一群鸟儿突然受惊四散而飞。
蓦然一笑回头望,手捻花朵登上青翠的山岗。
去完善
释义
《晚步即事》注释如下:
1. 晚行:指傍晚时分行走。
2. 丛竹:竹林。丛,草木聚集的地方。
3. 群雀:一群鸟雀。
4. 忽:突然。
5. 一笑:微笑。
6. 为:表示原因。
7. 回首:回头看。
8. 拈花:摘取花朵。拈,用手指捏住。
9. 上:登上。
10. 翠微:青翠的山色,这里指山。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晚步即事》中,诗人钱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他在闲暇时刻的心境与感悟。诗的开篇以“晚行丛竹下,群雀忽惊飞”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傍晚时分行走在竹林之下的情景,突然间群雀的惊飞给宁静的氛围增添了几分动态美。这既表现了诗人观察力的敏锐,也暗示出周围环境的静谧与和谐。
紧接着,诗人以“一笑为回首,拈花上翠微”两句抒发内心的愉悦之情。诗人微笑地回顾方才的一幕,欣赏着手中拈起的花朵,踏上了翠绿的山巅。这里的“拈花”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呵护,而“翠微”则象征着诗人追求高远、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此处的笑容,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晚步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步即事》是南宋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在这个时期,金国入侵中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内外矛盾尖锐。
诗人钱时身处这个时代,内心充满了忧患意识。他观察到了民间生活的疾苦,对国家的现状感到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步行游览的方式,观察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抒发自己的感慨。
在《晚步即事》这首诗中,钱时描绘了傍晚时分漫步所见的美景:夕阳西下,晚霞映照着江面,微风吹拂着垂柳,给人以宁静之感。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美景之中,他通过“落叶满长堤”和“断鸿声不断”等意象,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