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轩偶成呈同僚
我本山中人,勉强束冠带。
欠伸辄有拘,似被天工械。
谁令作此来,政为穷所卖。
规彼五斗粟,折腰何足怪。
敢希拄颊傲,宁免望尘拜。
平生浩然气,摧落甘伍哙。
兹轩粗可人,虚名供眼界。
得从黄嬭游,佳处时一解。
多生作蠹鱼,复此偿书债。
虽抗尘土容,耿耿氷壶在。
同僚多俊游,台阁鹓鸿辈。
胸中有云梦,畧不见芥蔕。
吏师有龚黄,民贼绝蜂虿。
而我蹑后尘,嘉谷杂稊稗。
诗坛欲寻盟,恐堕抛砖戒。
翻思石鼎句,自取侯郎败。
终期探理窟,一洗荆榛隘。
得肉姑置之,大嚼聊发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本是山中之人,勉为其难地戴上冠带。
每一次伸展都会感到束缚,好像是被上天的工具所束缚。
是谁让我来到这里的?正是贫困逼迫着我。
为了那微薄的五斗米,弯腰有何奇怪呢?
不敢期望倚着脸颊骄傲,怎么能避免望着尘土下拜呢?
平生的浩然正气,却被摧落沦为伍哙那样的角色。
这轩室尚且可以让人接受,空虚的名声只能满足眼前的需求。
有幸能和黄嬭这样的大家一同游览,美好之处时时得到排解。
我如蛀虫一般活在世间,但也会在此偿还一些读书的债务。
虽然外表与尘土相似,但我心中却存留着那清澈的水晶般的心灵。
同事们多是英俊潇洒之辈,他们的胸怀如同云梦般辽阔。
他们对待下属有着龚黄般的用心,对待平民百姓则杜绝了蜂虿般的祸端。
而我却只能紧跟在他们的身后,犹如嘉谷中的稊稗。
想要寻找诗歌的盟主,恐怕会遭到他人嘲笑。
回顾那些石鼎诗句,只会自取其辱。
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真理的源泉,彻底清除荆棘丛生的狭隘思想。
有肉的时候姑且放下它,尽情地大嚼以满足口腹之欲吧。
去完善
释义
1. 山中人:诗人以山中人自居,表示自己出身山野,保持纯朴的品质。
2. 勉强束冠带:指被迫穿上官服,放弃山中的生活。
3. 欠伸辄有拘:形容官场束缚,连打个哈欠都要小心谨慎。
4. 谁令作此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做官。
5. 政为穷所卖:因贫困而被迫做官。
6. 五斗粟:古代官员的俸禄,此处用来比喻官场利益。
7. 折腰:屈身弯腰,表示低头顺从。
8. 敢希拄颊傲:希望自己能像阮籍一样,不拘礼法。
9. 宁免望尘拜:不得不对权贵表示尊敬。
10. 浩然气:诗人借用孟子的“浩然之气”,表示自己的正直品格。
11. 摧落甘伍哙:甘心充当配角。
12. 黄嬭:指苏轼,与陈棣同为文学家。
13. 多生作蠹鱼:一生都在书香之中度过。
14. 復此偿书债:通过阅读诗书来弥补过去的遗憾。
15. 虽抗尘土容:虽然身处尘世的官场。
16. 耿耿氷壶在:保持清白的心志。
17. 俊游:才学出众的朋友。
18. 台阁:指朝廷。
19. 鸳鸿辈:比喻有才干的政治家。
20. 吏师有龚黄:称赞地方官的好品质,龚黄是古代清官的典型代表。
21. 民贼绝蜂虿:扫除社会的邪恶现象。
22. 蹑后尘:追随他人的脚步,此处表示自己的才能不及他人。
23. 嘉谷杂稊稗:喻指自己虽有一定的才华,但与同事相比仍有差距。
24. 诗坛欲寻盟:想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
25. 抛砖引玉:诗人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诗坛上有所表现。
26. 石鼎句:指李贺的《石鼎联句》,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27. 自取侯郎败:自我勉励要努力创作,以取得成就。
28. 探理窟: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
29. 一洗荆榛隘:希望扫除愚昧,弘扬文化。
30. 得肉姑置之:暂时放下世俗的烦恼,享受生活的快乐。
去完善
赏析
《栖轩偶成呈同僚》这首诗是陈棣对自己投身官场的内心独白。诗人以山中人自居,通过束冠带、欠伸拘等形象的描绘,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不谐。诗人借用规彼五斗粟、折腰何足怪等词句,揭示出自己屈身求官的原因——生活所迫。
然而,诗人并未放弃内心的高尚追求。他提到平生浩然气,表达出他对正义的执着坚守。同时,诗人也对同僚们的才智表示敬仰,并期望与他们共同努力,为民谋福。在此过程中,虽然步履艰难,但诗人始终保持冰壶玉洁的品质。
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希望通过探究理窟,实现自我提升的愿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出一个正直而有理想的官员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栖轩偶成呈同僚》是南宋诗人陈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时期(1163年-1189年),陈棣在这一年间任浙江衢州市籍田令一职,与同僚们相处融洽。在这个特殊时期,由于战乱影响,国家百废待兴,文人志士纷纷投入振兴祖国的事业中,使得儒家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陈棣此时虽为地方官吏,但在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他深感重任在肩,于是寄情于诗歌创作,用笔墨抒发对时代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他在与同僚交往中互相激励、切磋学问,共同致力于社会的治理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在这首《栖轩偶成呈同僚》中,他以悠闲自得的心态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同事情谊以及对美好未来期许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