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含云寺书事三

标题包含
含云寺书事三
山前咫尺市朝赊,垣屋萧条似隐家。过客不须携鼓吹,野塘终日有鸣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他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祖籍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开封)。 张载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年轻时曾游历四方,...查看更多
冬天syj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眼前的山城与繁华都市如此接近,仿佛触手可得,但四周的房屋显得宁静而安详,就像隐匿在山中的幽静家园。过往的行人不必带着乐队前来,因为在这广阔的田野池塘里,每天都能听到青蛙欢快的叫声。
冬天syj
去完善
释义
1. 含云寺:此处指含云寺附近。 2. 书事:记录事情。这里指的是在含云寺所见所闻的事情。 3. 三:这首诗是组诗的第三首。 4. 咫尺:形容距离近,比喻时间短暂。 5. 市朝:古代城市,繁华的地方。这里代指繁华的都市生活。 6. 赊:远,长。 7. 垣屋:城墙和房屋。这里形容含云寺周围的景象。 8. 萧条:寂静,冷清。 9. 隐家:隐居的人家。这里指含云寺远离尘世纷扰的氛围。 10. 过客:过路人,游客。 11. 不须:不需要。 12. 鼓吹:音乐,演奏。这里指热闹的音乐声。 13. 野塘:野外的小池塘。 14. 鸣蛙:呱呱叫的青蛙。这里比喻自然和谐的环境。
冬天syj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色以及他对此景的看法。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山前的景象,山前有集市和房屋,但显得十分寂静,仿佛是一个隐居的地方。第三句诗人提到,过路的人不需要带鼓乐,因为田野里的池塘整日都有青蛙在叫,这是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冬天syj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含云寺书事三》这首古诗是宋代著名文人张载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68年左右,正值北宋神宗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使得张载能够潜心学术研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张载在青年时期曾游学四方,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尊礼教学,诗书执礼”。他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不仅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游历了名山大川,丰富了自身的阅历和学识。 在同时间段内,北宋王朝正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为文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展示才华。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也逐渐显现,民间疾苦成为文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张载的诗作往往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和人道关怀。
冬天syj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