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哀诗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七哀诗二首 其二
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阳鸟收和响,寒蝉无馀音。白露中夜结,木落柯条森。先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顾望无所见,唯睹松柏阴。肃肃高桐枝,翩翩栖孤禽。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丘陇日已远,缠绵弥思深。忧来令发白,谁云愁可任。徘徊向长风,泪下沾衣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他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祖籍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开封)。 张载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年轻时曾游历四方,...查看更多
可爱多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气息涌来,树林显得萧条冷落。阳光下的鸟儿收敛了和声,寒蝉也不再鸣叫。夜晚的露珠凝结在白露时分,树木的枝条变得稀疏。太阳的光辉迅速掠过北方的土地,而浮动的光影也忽然沉入西方。环顾四周,除了松柏的影子,什么都看不到。 高大的梧桐树轻轻摇曳,一只孤独的鸟在上面栖息。抬头能听到离群的鸿雁在叫唤,低头则听到蟋蟀的呻吟。人们因为悲伤而易感伤,每一个触及的事物都增加他们的悲哀。那些埋葬已久的坟墓越来越远,然而,思念却变得更加深沉。忧愁使头发变白,谁说忧愁可以忍受?我徘徊在风中,泪水洒满衣襟。
可爱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秋风吐商气:秋天寒冷的风。 2. 阳鸟:指候鸟。 3. 和响:和谐的声音。 4. 寒蝉:秋天的蝉。 5. 白露:秋天的露水。 6. 中夜:半夜。 7. 木落:树叶凋落。 8. 柯条:枝条。 9. 先光:曙光。 10. 浮景:落日余晖。 11. 北陆:北方。 12. 唯睹松柏阴:只能看到松树和柏树的影子。 13. 肃肃:严肃的样子。 14. 高桐:高大的梧桐树。 15. 翩翩:轻快地飞翔。 16. 离鸿:离群的鸿雁。 17. 俯闻蜻蛚吟:听到低处的蟋蟀叫。 18. 哀人:容易伤感的人。 19. 感伤:因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悲伤情感。 20. 触物:遇到事情或景物。 21. 丘陇:坟墓。 22. 缠绵:情感深厚。 23. 弥思深:更加思念。 24. 令发白:使头发变白。 25. 谁云:谁说。 26. 愁可任:可以忍受的忧愁。
可爱多
去完善
赏析
《七哀诗二首 其二》以“秋风”开篇,勾勒出一幅萧瑟的前林景象。诗歌以自然景物为依托,表达出孤独、忧惧的情绪。其中“木落柯条森”描绘了秋末树木凋零的景色,与“唯睹松柏阴”形成鲜明对比。在此之后,作者通过“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进一步刻画了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身处困境中的忧思与无奈。末尾两句“忧来令发白,谁云愁可任”则透露出诗人无法排遣的忧愁和抑郁,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可爱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哀诗二首 其二》为东汉末年诗人张载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94年,当时正值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乱世。 在这个时期,张载的人生经历颇多波折。他曾担任过县令、郡守等地方官员,但仕途并不顺利。后来因战乱频繁,张载辞官回乡,过上了田园生活。在战乱和失意的双重打击下,他写下了这首《七哀诗二首 其二》。 与此同时,东汉末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张载将个人的悲凉情感融入到诗歌之中,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可爱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