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父先大夫诗卷指其改补锅八句曰愿有请因
江南隐君子,琢语冰段清。
彼美补锅篇,义远有劝懲。
烹饪一饷止,操持千载成。
未须夸染指,岁晏期曲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徐仁父:人名,为诗人的先辈;
2. 先大夫:对已故父亲的尊称;
3. 诗卷:诗歌的集子;
4. 指其改补锅八句:引用徐仁父的八句诗;
5. 愿有请因:愿意接受(您的建议或意见);
6. 江南隐君子:指南方地区的隐逸之士;
7. 琢语冰段清:雕琢语言,如同冰一样透明清澈;
8. 彼美补锅篇:赞美那篇描写补锅的诗;
9. 义远有劝懲:意义深远,既有劝诫也有警示;
10. 烹饪一饷止:一顿饭的制作;
11. 操持千载成:经过长时间的锤炼而成;
12. 未须夸染指:不需要夸张自己的技艺;
13. 岁晏期曲肱:期待在年底时能有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古诗以“补锅”为主题,将人生哲理寓于其中。首句赞美江南隐士子的诗作如同冰雪般晶莹剔透;次句则指出其诗歌在阐述人生意义的同时,也带有劝诫意味。接下来诗人借用烹饪的过程来比喻人生的成长,强调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磨练,才能成就千秋伟业。最后两句以古代贤者的故事为例,启示读者不必过于在意眼前的琐事,而要着眼于长远的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全诗寓意深远,颇具哲理,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徐仁父先大夫诗卷指其改补锅八句曰愿有请因》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由著名文人学者叶适所创作。此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宋金对峙阶段,边疆战乱不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诗人本人则是南宋朝廷的一名官员,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徐仁父是叶适的朋友和同道中人,他们在共同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际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两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同情成为了他们创作的共同动力。在徐仁父的诗卷中,诗人发现了“改补锅”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行为,这令他产生了共鸣,并激发了他写下这首《徐仁父先大夫诗卷指其改补锅八句曰愿有请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