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端午小饮分韵得身字

标题包含
端午小饮分韵得身字
此节知何节,悲欢发兴新。 怀沙吊沉冢,高户庆长身。 豪气今安在,忠魂死不泯。 咏余增感慨,命酒慰沾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斯(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全名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是一位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是哪个季节,悲欢离合不断产生新的情感。 怀念沙堆上的沉墓,高楼庆祝长寿的人。 豪气如今在哪里,忠诚的灵魂即使死去也不会消失。 赞美让我增加了感慨,倒酒安慰自己湿润的眼泪。
去完善
释义
1.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起源与屈原有关。 2. 小饮:稍微饮酒。 3. 分韵:古代文人聚会时按照诗韵的顺序轮流赋诗,称为“分韵”。 4. 得身字:本句中的“身”字作为韵脚使用。 5. 此节:指端午节。 6. 知何节:不知道这是什么节日。 7. 悲欢:悲伤和快乐。 8. 发兴新:产生新的兴致。 9. 怀沙:指怀念屈原的投江自尽。 10. 吊沉冢:哀悼屈原之墓。 11. 高户:豪门贵族。 12. 庆长身:庆祝长寿。 13. 安在:在哪里。 14. 忠魂:忠诚的灵魂,此处指屈原。 15. 不泯:不会消失。 16. 咏余:吟咏诗歌之后。 17. 感慨:感慨之情。 18. 命酒:让人端上美酒。 19. 沾巾:沾湿衣襟,形容流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感慨与思念之情。首联“此节知何节,悲欢发兴新”中,诗人以疑问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表达对节日的喜悦和悲伤的双重情感。颔联“怀沙吊沉冢,高户庆长身”则讲述了屈原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者的敬仰。颈联“豪气今安在,忠魂死不泯”进一步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和对忠诚精神的颂扬。尾联“咏余增感慨,命酒慰沾巾”则表现了诗人借饮酒抒发心中的感慨,以此纪念屈原。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历史的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端午小饮分韵得身字》是高斯得创作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端午节的景象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高斯得正值壮年,曾任国子监祭酒等职,对儒家经典有深厚的造诣。他一生致力于学问研究和政治活动,但当时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内外交困。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在欢度端午节的同时,也不禁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北方金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同时,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创作这首诗,表达了他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中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土的眷恋,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时局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