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郊外即事七首 其三

标题包含
郊外即事七首 其三
雨声初断暮云横,天意欲晴犹未晴。 好向长空施巨手,扫除氛翳见清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燮(1144年-1224年),字和叔,号絜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杨简、陆九渊、舒璘并称“甬上四先生”。 袁燮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师从陆九渊,深受其影响。乾道五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雨声逐渐停歇,傍晚的云层铺展开来;天空看似放晴,却又似是而非。渴望晴天的心情如同高空挥舞的巨手,希望能消除雾霾,展现明朗的天空。
去完善
释义
1. "雨声初断":指雨水开始停止下来。 2. "暮云横":暮云指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云彩,这里说云彩漫天,遮住了天空。 3. "天意欲晴犹未晴":天意指天气的变化趋势,这句话表示虽然看上去天气想要放晴,但实际上还没真正放晴。 4. "好向长空施巨手":比喻展开巨大的动作或者影响力。 5. "扫除氛翳":氛翳是喻指阴郁的天气,这句诗表示作者希望有力量能够驱散乌云,带来晴朗的天气。 6. "见清明":这里是描绘晴朗明净的天空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观察与期待。开篇“雨声初断暮云横”描述了雨刚停,天空被乌云笼罩的景象。紧接着的“天意欲晴犹未晴”则表现出了诗人对此时天气状况的把握不定,既希望天气晴朗又担心再次下雨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好向长空施巨手,扫除氛翳见清明”则表达出诗人期待天空放晴的心愿,他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想象中的巨大手上,期待它能够驱散阴霾,重现晴朗的天空。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主观愿望表达了人们期待晴朗天气的普遍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积极面对生活中困难的勇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郊外即事七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袁燮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也就是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创作的主题多与家国情怀、民生疾苦密切相关。 在袁燮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人的侵扰之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身为文人的袁燮,心系国家安危,关注民间疾苦,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于诗歌之中。 在这首诗中,袁燮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农民辛勤耕作、期盼丰收的场景。诗人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农村的真实面貌,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对丰收的期待。然而,这种期待又掺杂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使得诗作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