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武冈使君表兄
符竹剖千里,休戚系一方。
田里息愁叹,民安由吏良。
方今重兹选,俾近天子光。
临遣重丁宁,考察何精详。
吾兄富才业,敏锐锋莫当。
论事切时务,玉音屡褒扬。
都梁虽远郡,于今为边防。
帝曰惟汝谐,专城頼纪纲。
吾兄勤布宣,德意达穷乡。
朝夕念此民,启处几不遑。
世方急催科,下令严秋霜。
罢癃因鞭笞,男女失耕桑。
财货岂不足,众弊实蠹伤。
但能澄其源,府库有余藏。
无告深可悯,盻盻将流亡。
根本不护惜,忍以斤斧戕。
吾兄独反是,属邑頼小康。
愿言坚此志,益使仁风翔。
此邦介荆蛮,其俗气禀刚。
宜以宽治之,驯扰狡与强。
用法人固畏,中心要易忘。
十步有茂草,多士咏思皇。
况有贤师儒,德行侔珪璋。
薰陶亦既久,济济观趋跄。
儒风果大振,邹鲁相颉颃。
为政有先务,本固末乃昌。
规模欲传后,计虑宜深长。
天下久无事,武备弛不张。
干戈朽且钝,卒伍骄而狂。
教习不可缓,常若赴敌场。
军阵日修明,奸宄敢陆梁。
塞下忧空虚,积粟乃金汤。
郡事无不宜,休誉寖以彰。
吾君不忘远,大明烛无疆。
承宣有如此,促召归周行。
嗟予寡所合,幽居空激昂。
每怀济川志,自愧非艅艎。
吾兄舍我去,矫首遥相望。
我怀不能已,作诗述肺肠。
微尘裨高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翻译]:
符节和竹简传递着远方的消息,我们的喜乐悲伤紧密相连。田野里传来忧愁叹息的声音,百姓的安宁来源于好的官员。现在重视选拔人才,让他们靠近天子的光芒。派遣他们去远方时,反复叮嘱,要精确详细地考察。我的兄长才华横溢,言辞犀利,无人能敌。谈论时事,得到皇帝多次褒扬。都梁虽然是边远的地区,但现在正受到军事威胁。皇帝说只有你才能胜任这个位置,全权依赖你的纪律和规章。我的兄长辛勤传播皇帝的命令,德泽遍及穷乡僻壤。每天时刻都在挂念这些百姓,基本没有闲暇的时候。世上都在急迫征税,严酷的法令如同秋天的寒霜。老弱病残受鞭笞之苦,男女都无法进行耕作和养蚕。财富和货物难道会缺乏吗?诸多弊端才是最大的伤害。只要能够澄清根源,国库就能充实。无处求助的百姓十分可怜,无助的目光让人痛心。我们不应该忽视根本的问题,而是要用爱心对待他们。我的兄长却能坚守这一点,让下属县的人民得到了小部分的安宁。我希望他能坚定这个志向,使仁爱的风气更广泛。这个地方位于荆楚地带,风俗强硬。应该用宽容治理他们,使他们变得温顺和善良。虽然依法行事会让人畏惧,但是内心的关怀更容易让人忘怀。这里的人善于用草木比喻,感叹人才的缺失。何况这里有贤明的学者,他们的品德和才能就像美玉一般。熏陶已久,使人景仰。如果儒家的风气真的被发扬光大,那么这里就可以与邹鲁并肩了。做官有优先处理的事务,根本稳固了,其他事务才会昌盛。如果想留下长久的传说,需要深思熟虑。国家很久没有战争了,军事防备松弛。兵器破旧迟钝,士兵骄傲放肆。军事训练不能拖延,要像准备奔赴战场一样。军队每天都要进行训练,这样敌人就不敢轻举妄动。边疆忧虑粮食短缺,所以要储存足够的粮食。治理地方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声誉逐渐传开。我们的君主不会忘记遥远的地方,他的光辉照亮了无边无际的地方。像我这样的官员受到了如此的信任,所以被召回京城。我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孤独地居住在茅草屋中,壮志难酬。但我仍然怀揣济世的志向,可惜自己没有建功立业的才能。我的兄长离开了我,我只能抬头远望。我对他的思念难以抑制,于是写下这首诗表达我的情感。我愿成为那微不足道的尘埃,帮助他建立更高的功勋。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武冈地方官员的清廉贤能。诗人通过对表兄政绩的描绘,表现了其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期许。全诗紧扣时事,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武冈使君表兄》是南宋诗人袁燮于公元1190年左右创作的。这首诗属于袁燮的代表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武冈使君的敬仰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意。
公元1190年,正值南宋中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身为官员的袁燮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现象,他的政治抱负受到了极大的挫败。然而,尽管身处困境,袁燮并没有放弃,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积极为人民谋福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袁燮创作了这首寄托思乡之情的诗歌。
在诗中,袁燮表达了对武冈使君的敬仰之情,希望能够在他的带领下,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渴望能够回到家乡,陪伴家人共度美好时光。这些情感都体现了袁燮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官员,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执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