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见竹堂高篇辄以湘窣索之两诗继至因用其韵 其二
往时賸喜亲标格,今日无因款话言。
兀坐书斋饱蔬食,想公饮客厌熊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往时賸喜亲标格":“賸”同“剩”,表示多出的,剩余的;“标格”是风度、风范的意思。这句是说过去很喜欢接近并学习你的风度、风范。
2. "今日无因款话言":“无因”是没有机会、没有原因;“款话言”是指亲密的交谈。这句话是说现在没有机会和你亲密地交谈。
3. "兀坐书斋饱蔬食":“兀坐”是无聊地坐着;“蔬食”指素食,即以蔬菜为主的食物。这句话是说自己孤独地坐在书房里,靠吃素食来打发时间。
4. "想公饮客厌熊蹯":“公”指对方,这里指竹堂;“饮客”指的是饮酒的人;“熊蹯”是熊掌,这里用来比喻美味佳肴。这句话是通过设想对方待客时的场景,来表达对对方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袁燮写给他的朋友竹堂的。“久不见竹堂高篇辄以湘窣索之两诗继至因用其韵”,表示诗人很久没有见到他的朋友竹堂了,因此写了一首诗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
首联“往时賸喜亲标格,今日无因款话言。”,诗人回忆过去,他们曾经亲密无间,但是现在却无法像以前那样随意地交谈。这里的“标格”指的是人的品格和风度,表达了诗人对竹堂人品的赞美。
颔联“兀坐书斋饱蔬食,想公饮客厌熊蹯。”,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场景,他在书房里独自坐着,吃素食,而想象着竹堂在招待客人,品尝美味佳肴。这里的“熊蹯”是一种珍贵的食物,用来形容竹堂的生活条件优越。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自己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虽然他们没有在一起,但是诗人的心却在他们的交流中得到了满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久不见竹堂高篇辄以湘窣索之两诗继至因用其韵 其二》,是南宋诗人袁燮所作。袁燮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动荡,战争频繁。然而,文化发展并未因此而停止脚步,反而催生了大量富有哲理和文人情怀的诗词作品。
袁燮的这首《久不见竹堂高篇辄以湘窣索之两诗继至因用其韵 其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诗人在此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感慨世事无常、时光飞逝的无奈。
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我们可以理解这首诗所传达的意境。在创作这首诗时,袁燮可能正经历着人生的起伏波折,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而与友人的离别,则让他更加珍惜曾经的时光,从而创作出如此动人的诗篇。
去完善